免疫细胞作为防止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人体的“卫士”,是免疫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明确免疫细胞类型、分化及功能状态,对理解免疫力和揭示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大的科学和社会意义。
9月12日,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成功构建了覆盖组织范围最广、时间跨度最长、采样密度最高的人类免疫细胞发育图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精度。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鉴定出了一群广泛存在于多个组织脏器的促血管生成巨噬细胞,以及一群在中枢神经系统外的类小胶质细胞。
该研究将有力推动免疫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韩家淮评价道:“该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人体免疫发育特别是巨噬细胞多样性、分化和功能的认知,有助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疾病诊断、免疫治疗和新疗法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
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李汉杰课题组联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深圳先进院为论文第一单位,该研究工作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成。
李汉杰团队成员合影 科研团队供图
解码30万个细胞 构建最全免疫细胞图谱
在人体这台“不停运转”的机器开启之初,免疫细胞便开始了快速的增殖、分化和迁移,这为研究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时间窗口。在该研究中,团队通过自主搭建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平台对发育中的30万个免疫细胞进行“解码”,成功构建了研究领域内组织范围最广、时间跨度最大、采样密度最高的高分辨率人类免疫系统发育图谱。
“我们对大量的样本进行了无差别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这个技术的好处就是在不知道样本是哪一类细胞亚型时,可以直接通过它的基因表达谱来推断细胞种类,这样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未知的细胞类群”,文章通讯作者李汉杰研究员解释道。
研究团队鉴定了11种主要的免疫细胞类型,对每一种主要的免疫细胞类型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最终注释得到包括15种巨噬细胞在内的56种免疫细胞亚型,并将它们的时空动态变化轨迹精准的描绘在图谱中。
据了解,研究人员针对这一图谱开发了一个共享的可视化平台,相关数据可以公开查询,以便更多的研究人员对该数据集进行探索,共同推动免疫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李汉杰团队观察单细胞建库图 科研团队供图
发现细胞“新类型” 刷新教科书
巨噬细胞是一类分布广泛且多才多艺的免疫系统成员。它们既是身体的“清洁队”,通过吞噬细胞残骸和废物来清除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同时也是免疫系统的“哨兵”,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等信号来告知其他免疫细胞有外来入侵物质,准备应战。此外,巨噬细胞还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根据器官的需求来维持身体的稳态。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巨噬细胞,在传统认知中只存在于脑和脊髓,不会在其他器官或组织中出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团队观察发现,在发育时期,有一类细胞形态、特征蛋白表达、转录组表达谱都与小胶质细胞非常相似的特殊细胞亚群,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多个组织中(包括表皮、心脏和睾丸),科研团队将其命名为“类小胶质细胞”。
“类小胶质细胞的发现,将会打破‘小胶质细胞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这一固有认知”,李汉杰研究员表示。
探究免疫细胞更多“技能点”
那么,新发现的免疫细胞类型有何功能?
由于类小胶质细胞在表皮中最为富集,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了它们在表皮组织中的功能,进而发现类小胶质细胞主要集中在胚胎背部,与神经嵴细胞呈现出相类似的分布模式。经实验证明,在神经嵴细胞发育成黑色素细胞的过程中,表皮的类小胶质细胞起了调节控制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我们还在多个组织中都鉴定到了一群高表达促血管生成基因的巨噬细胞,并且在不同组织中都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谱,且均定位在胚胎器官的血管附近”,李汉杰研究员说道,研究团队在体外实验中也验证了这群细胞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能力,并将这群细胞命名为“促血管生成巨噬细胞”。
该类细胞与肿瘤中的促血管生成细胞有着高度相似的基因表达模式,这一发现可能为肿瘤的发生机制研究,及其潜在的治疗策略制定提供新思路。
该研究大大扩展了巨噬细胞的“技能点”:它们不仅仅在体内有着吞噬异物、维持稳态等作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还能影响人体神经嵴细胞分化,助力诱导血管生成等“推陈出新”的功能。“这一工作为相关区域的疾病发生发展、免疫疗法的开发以及发育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田志刚评价道。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泽帅介绍,在研究课题开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单细胞转录组建库前的细胞分选及建库早期的关键步骤中需要使用大量384孔板,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自动化、高通量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成生物高通量自动化平台进行单细胞分选前的孔板制备工作 科研团队供图
“在研究过程中,仅需要两到三名工作人员就能够在一天内制备上千块孔板,且每一块均能够按照实验要求添加细胞裂解液和引物,从而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王泽帅说,合成生物大设施高效的工作方式使研究工作得以快速推进。研究团队期待未来能够继续与大设施合作,在相关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应对国家发展需求提供助力。
深圳先进院李汉杰研究员、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朱元方教授、深圳大学总医院吴雪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Florent Ginhoux教授、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王冠琳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先进院客座学生王泽帅(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深圳先进院客座学生吴志生(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助理冯若轻;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母胎医学研究所陈晓燕博士、王昊博士;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王冠琳博士,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沐曦、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王双寅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8.019
(原标题《深圳科学家团队构建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并发现免疫细胞“新类型”》)
见习编辑 王梓瑞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12
#报家生活秀#[个人]-[短视频]-《喵林匹克奥运健儿番薯》😋体操小将给大家表演一个10分稳稳落地的后空翻
咖啡脑袋速集合!2025 CAFEEX 深圳咖啡展来啦~8月22-24日相约深圳会展中心——冠军咖啡师现场开秀!手冲、拉花教学直接封神,小白也能秒变咖啡达人;全球咖啡豆大集结,埃塞俄比亚的花香、哥伦比亚的坚果香… 一口喝遍世界地图;“夏日续命清单”里的冰咖、冷萃、特调统统安排,各种口味一网打尽! 即日起—8月20日,带话题发布动态,我们将选出10位幸运鹏友,获得2025CAFEEX深圳咖啡与饮品展门票2张! 【本期话题】#深圳有“咖”味 【活动礼品】深圳咖啡与饮品展门票2张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8月20日 【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 【展会时间】8月22日-8月24日 【参与方式】带话题#深圳有“咖”味#发布动态,我们将选出10条优质动态用户,各送出深圳咖啡与饮品展门票2张。 【温馨提示】中奖用户将收到读特短信,请您留意并于8月21日前及时兑换门票,逾期失效,不予补发。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