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330期│“昨天”的几位深圳老师
晶报APP 晶报统筹 李岷 记者 李跃 制图 勾特
2023-09-11 08:57

■李跃

昨天,教师节。我想把这个节日献给一群特别的人,那就是深圳教师群体中的逝者。借助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通过他们的故事,致敬深圳教育的昨天。

金式如:在不足6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筹办深圳实验学校

这篇文章见报的时候,我大约正在从深圳赶往上海出差的途中。此刻不由得想起,遥远的1984年,那个放弃上海名校副校长职位,从上海奔赴深圳的人。

他叫金式如。

1984年,改革的齿轮再度加快转动。这年初,邓小平同志首次来到深圳经济特区视察,并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此之前,“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已经伫立在蛇口街头,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

金式如就是受这句口号的激励而南下的。那年他41岁,正当壮年。

多年后,他在接受一次口述史访谈时,这样吐露自己的心迹:

“现在回想起来,这么多年,我对深圳一直都是非常有信心的。从来之初我就坚定了在学校干到底的想法,因为这才是我能做的事情,我愿意做的事情。外面的诱惑再多,只要认清楚自己,心就平静下来了。如果我当初不来深圳,这份事业照样要有人来做,这是深圳教育发展的必然。但我可能就失去了这段宝贵的经历。所以我非常感激改革开放的深圳给了我一个舞台,让我施展自己的抱负。”

▲金式如

1984年,整个深圳是一片热气腾腾的大工地。那一年,深圳新建了10所中学,来深不足一年的金式如因此领受了一项新任务,负责筹建“深圳实验学校”。

当时,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简陋房间,就是实验学校的筹备办公室。

创业不易。校园建设停停建建,只能临时借用园西小学校舍开学;筹建极为匆忙,9月1日开学,从上海、北京借聘的20多名教师8月20日才陆续抵达……但最终深圳实验学校还是如期开办了,并体现了教育的“深圳速度”:1986年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建成,1987年中学部建成,1988年幼儿部建成,形成了“一校三部”格局。

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对该校的整体改革实验给予高度评价:

“我一直在思考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应是什么样子,应有什么特点,在深圳实验学校,我得到了很好的启示,有了一个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丰富了我的思考。”

正如“深圳实验学校”这个校名所昭示的一样,金式如在深圳开启了他的一番教育“实验”。早在1985年,深圳实验学校建校之初,他就认识到了天文活动对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当年正值76年一遇的哈雷彗星回归,在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学校还是咬咬牙掏出一笔钱,购买了一台日本产的110牛顿望远镜。后来,学校又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究制造中心联合建造天文台,这座天文台如今就伫立在学校教学大楼的西侧。

2001年6月21日的非洲日全食是21世纪初的第一个日全食,金式如不放过这个机会,组织学生赴非洲观测。经过多次辗转,他们在津巴布韦拍摄到了非常精彩的日全食照片。恰逢北京申奥成功,《天文爱好者》杂志就选取了他们拍摄的照片,组成奥运五环的形象。

事实上,从1988年起,深圳实验学校就逐步开设了科技制作课、形体课、陶艺课等。1995年4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来学校视察,当他来到陶瓷工艺室,看到墙上挂的、桌子上摆的上百件学生制作的陶艺作品时,称赞这是他在中学见到的第一个陶艺室。

金式如甚至把牙科诊所开进了校园,提出把保护学生的牙齿、眼睛等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这在当年是一道不多见的教育风景线。

回想起来,我大约是1998年或1999年见过他。其时我在一份教育类报纸供职,有一次领命去采访他。具体采访内容已记不清了,但我现在还记得他领着我在学校走廊边走边谈的场景,记得他挺拔的身姿与儒雅的神态。

上海人的严谨、精致和专业精神,以及深圳经济特区特有的改革创新气魄,在金式如身上合二为一。他用20多年的时间,将深圳实验学校打造成了深圳教育的金字招牌。可以说,这是一座改革之城与一位教育改革者的相互成全。

2007年,金式如退休。退休后,他接受相关邀请,主持深圳市儿童福利会阳光儿童乐园的工作,主要为自闭症儿童服务。

又十年,2017年9月9日,即教师节前一天,金式如因病去世,享年75岁。

当时媒体报道,深圳实验学校第一批高中毕业生李雅萍在接受采访时哽咽地说, “金校长永远扎根在学生和老师的心中,他不会离开我们!今天是9月9日,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神奇的现象,金校长在今天离开我们,让我们所有人都在教师节记住他。”

马小平:“孤独是你的宿命”

我不能确定,今天,还有多少深圳人知道“马小平”这个名字,具体地说,是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

马小平生前并不出名。直到他于2012年1月因病去世后,各大媒体对他进行了高调报道,他才得以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当年9月,马小平精心编撰的《人文素养读本》更名为《叩响命运的门》,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北大教授钱理群为该书作序:“我曾经说过:‘不要看轻中学教师的意义和价值,更不要低估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生命力量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潜能。’我说这句话时,心里想着的就是先后在东莞中学和深圳中学任教的马小平老师。”在他的眼里,马小平是一个“具有全球视野,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家的人”。

马小平,195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历任湘潭一中、东莞中学、深圳中学语文教师。2012年,晶报记者孙妍在报道中写道:深圳中学数学老师郭慧清回忆说,2003年任职东莞中学的马小平有意到深中,时任深中校长王铮试听了他的一堂诗歌课,当场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课后王铮故意“为难”马小平,问他对诗歌作者是否熟悉,“没想到他脱口就将作者生平、著作出版的时间说了出来。”王铮更发现在教学理念上两人不谋而合,当时就拍板要人。

可没想到东莞中学校长听到风声,立即亲自开车来深圳将马小平接了回去,让其负责筹备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不久后,马小平终于下定决心来到深中。

▲马小平

但2004年马小平就因恶性肿瘤住院。不过,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拥有大块时间的机会。住院期间,他以书、电影光碟为小礼物,“买通”了医生和护士,把电脑和扫描仪带到病房,收集了1000多篇文章,然后从其中精选出包括罗素的《我为什么生活》、帕斯卡尔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与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等在内的102篇,编选成《人文素养读本》。

出院后,马小平马上重返岗位,并向学校建议开设“人文素养选修课”。此后,《人文素养读本》内部刊印两万本,而马小平因该课连续三年被评为最受欢迎教师,直至2009年癌症复发再次住院。

为什么要编这样一本书?他认为,“学生不热爱阅读,是教育的失败。办好一所学校的突破口,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能让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

马小平甚至相信只要用高三一年来应付高考就足够了。给高一、高二学生上课时,他很少用教学参考资料,不在书上为学生画“知识点”,更不总结中心思想。

比如,讲到鲁迅的《祝福》,马小平没有进行“批判封建的夫权、神权、族权”这种贴标签式的解读,他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假如你是鲁镇的人,你会以何种态度对待祥林嫂?站在祥林嫂的角度,你会怎样体验这个女人的悲哀?”

他认为,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不是为考试而服务的。

这是对惯性强大的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这一点成就了他,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他的孤独。

《中国青年报》曾经推出了一篇文章叫《孤独的教育者》。文中提到,教育家钱理群在马小平的追悼会上对教师们和马小平说:“孤独是你的宿命”。

彼时有媒体报道,马小平当年的学生李舒扬回忆,某次期中家长会上,已患癌症的马老师特意为每位家长准备了一封信,请他们不必过分在意考试,更要注重“学习的自信”。

可没什么人在意这封信。马小平开始时兴致勃勃地念着,很快连声音都虚弱下来。会后,20多名家长把这位老师围住,质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的内容。马小平“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束手无策”。最终,他回到办公室,趴在桌上哭了起来。

那也是他执教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

关于马小平,很多人还记得这样两个细节。

一个是,他反对仇恨,提倡爱和悲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的学生对事件的是非曲直有些争议。可马小平站在讲台上质问:“你们知不知道,死的那些都是人!”

另一个是,去世之前,马小平把自己几百万字的教学札记拷给了同样当老师的同学。他常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我们留什么样的世界,关键取决于我们留什么样的后代给世界。”

王小应:一坛由深圳酿制的“老酒”

写这篇文章前,我特意翻开了我与深圳市福田中学王小应老师的微信聊天记录。

最近一次记录,还停留在2021年9月。更早之前的4月,他在微信里告诉我,他把湖南新宁老家的老宅翻新了,并发来了多张屋子的视频与照片。他希望将来退休后回去居住。

只是,这样的寻常愿望,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

2022年8月26日,王小应因脑溢血猝然去世,年仅50岁——这一天,正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生日”。

说来有点令人难以置信,我与王小应同龄、同乡、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居住在深圳的同一个小区,但竟然从来没见过面。虽然在电话与微信里约过多次,但可惜直到他去世都没能约上。

他的故事,我主要是通过他的师友与网络得知的。

王小应去世后,深圳知名文化人邓康延次日即发文悼念,说,救助老兵和教育的“深圳老酒”走了。

“深圳老酒”就是王小应的网名。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王小应,当然在业内也有一定知名度,他是深圳市语文骨干教师,2005年开始受聘广东省高考作文阅卷核心组成员。组织参与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多项国家级、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其中独立完成的《深圳本土文学作家作品赏读》系列校本课程获得多种奖励。

邓康延在悼念文章里写道:“前些天他告知我他被聘为北师大语文教育硕士答辩专家,我为他欣喜。俯身潜心中学的语文教师,竟能指点最权威师范院校研究生的学术江山,那是多少年日积月累的风光浩荡。”

但是,作为公益人的“深圳老酒”,在网络上的名气比现实中的“王小应”要大多了。

从教之余,王小应热心公益,以“深圳老酒”的网名参加各类公益活动100余次,包括助学扶贫、抗震救灾等。当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致力于对抗日老兵的寻找、援助,他是“关爱老兵”公益团体的负责人之一。

▲王小应

一个叫“行者坚”的公益人这样回忆——

“2008年四川地震后,我到了什邡洛水镇去帮助当地学生复学,有一个人也是从深圳出发,不过比我迟,去了旁边的湔底镇。他叫王小应,来自深圳福田中学,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虽然我那时已辞职,也算是同行同科。他从成都过来的时候,带了好多箱啤酒,可见其好饮,故人人称其为‘老酒’。

我们在空降兵援建的伞花小学见到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范玲,自此投入这项活动。当时范玲正在拍纪录片,就灾区见闻采访了老酒,他坐在路边讲,讲到悲伤无力处,哭了。他一向摆出牛气哄哄、向一切不如意人事挑战或开玩笑的样子,看到这情形实在太令我惊讶,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心,可是悲悯之心。”

2009年,王小应与几个朋友一起,创建了关爱抗战老兵网。截至2013年3月,网站注册会员超过4万。其间,在全国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寻找、核实而建档的抗战老兵达到3500位,其中贫困老兵近2000位。

有网友在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某一天无意间知道自己村里的一个孤身老人是抗日英雄,便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在网络上认识的“深圳老酒”。“深圳老酒”要去了这个老人的地址,没多久,老人便收到了一件崭新的军用棉大衣,以及一本专为抗战老兵制作的挂历。

这个网友好奇地问“深圳老酒”,资助这么多抗战老兵,是一笔大开销,钱从哪里来呢?

“深圳老酒”说,他找到了《新周刊》孙冕老爷子,再由老爷子出面找明星赞助。另外,还有一些深圳的爱心企业家乃至学生家长慷慨解囊。

去年暑假,王小应正在湖南长沙,突然发病,紧急送往医院,最终回天乏术,宣告不治。

记得我当时正在深圳北站附近的地铁上,从梅林中学马恩来老师的朋友圈里看到王小应去世的消息,十分震惊。片刻,忍不住在朋友圈发了一句:小应,再也喊不应了!

王小应被按照家乡习俗,安葬在湖南新宁老家。那是一面向阳的小山坡,隔着稻田,正对着他当年翻修的、准备退休后居住的老宅。

魂归故里。

不过我想,他的心,至少有一半留在了他生活过二十多年的深圳。因为,他是一坛由深圳酿制的“老酒”;因为,他去世的日子,正是8月26日。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来源:晶报APP

编辑:李一凡

(作者:晶报统筹 李岷 记者 李跃 制图 勾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