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千古名言,熏陶了后人对水的亲近与向往。
一条河流,往往寄存着一座城市岁月的故事,是一座城市之魂,但当一条河连接两座城,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河与城的相遇,而是两座城的璀璨。
发源于牛尾岭南坡,自东北向西南流入深圳湾,在深圳与香港两座城之间便横跨着这样一条河——深圳河。
或许你是初次听闻,但那句耳熟能详的“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旋律一定不会陌生,歌词中的“小河”,正是指的深圳河。
自1997年回归,香港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条深圳河,也成为深港两地从隔河相望,到携手共进的最佳“见证人”。
缘自治河共同愿景
缘从河中起。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两侧的深圳河入海口,两岸分别是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和深圳红树林两大生态保护区基地。
如今,这里是每年近9万只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站”和“补给站”,记录超过380种鸟类,其中国际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占全球总量30%以上。
而在30多年前,大量的城市用水流入、大规模土地开发后水土流失,河道泄洪能力下降,流域环境变差,引起两岸人民关注。
1981年12月,深港双方正式提出治理深圳河,并组成了联合工作小组。彼时,拥有一条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的深圳河,成为深港两地居民的共同愿望。
1995年5月,深港合作的深圳河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动工,仅用23个月工期于1997年4月完工,比原计划缩短了7个月。
也正是这次深港联手治理深圳河,将弯曲的河床拉直,“造出”了一片面积约0.87平方公里的河套地区。
从1981年11月到1995年4月,长达14年的治河论证和谈判,打破了深圳河多年来的沉静,也引发了两岸携手合作的探索。
进入21世纪前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形势复杂,高科技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香港期待以创新科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深圳希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双方对构建开放型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出了迫切需求。推动深圳河沿岸地区发展的建议不断被提及。
即便跨越深港在边境区发展工作复杂,难度不小,但携手治理深圳河的成功、唯一一块深港地理相连的合作区,给了这里先行先试的信心。
经过深港双方20多年的探索磨合,在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的协调促进下,2017年1月3日,深港两地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共同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2019年河套合作区逐步进入大众视野。这一年2月和9月,“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分别被写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上升为国家战略平台。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被首次提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全名”正式落定。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诞生毋庸置疑是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精神的真实写照。
寻求跨河并进发展
在香港,传颂着这样一句话:跨过深圳河,天地更广阔。
蜿蜒的深圳河见证着两地治河的成功,也见证着河套合作区从昔日的仓储区、老工业区到今日科创新高地的蝶变,更见证着越来越多香港青年过河北上。
为何“跨河”?答案显而易见:互补。
众所周知,香港在基础研究、国际资本、法律制度、营商环境、国际科研资源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尤其是香港的高等院校实力强劲。
深圳则具有独特的科创优势,企业研发活跃、创新氛围浓厚,从创投资本到孵化器,再到创新创业基地,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
两地经济较强的互补性,让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过河”合作。
河套合作区面积约3.89平方公里,由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和福田保税区)组成。
在一系列规划、政策、资源、空间等方面的协同联动中,河套合作区开始逐步发挥深港各自优势,弥补短板,高效推动深港及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
因此,河套合作区成为港人港企“跨河”首选地。
“河套这个地方最突出的特质,是它专注于科技创新。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许多配套支持的措施和政策,很适合我们这类型的科创企业发展。”舒糖讯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何耀威说。
优良的环境同样吸引港方落子,2021年在深港合作会议上签署的“一区两园”合作安排,明确建设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该园也是全国首个由港方运营主导的园区。
目前,合作区已集聚12名院士专家,3000余名科研人员,超1500名粤港澳创新创业青年。他们“用脚投票”,证明了河套合作区是一片充满吸引力的发展热土。
港澳创业者持续涌入
今年暑期,经深圳皇岗、福田口岸和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出入境人员逾1088万人次。
数据的背后,不仅是深港“双向奔赴”已成新常态,也是深圳人、香港人成为“大湾区人”的共识。
纵观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地标串珠成链。日前,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深圳园区成为深港合作新突破口和先行区,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
其中,《规划》提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不仅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协同发展,也将同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连通,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节点等大湾区重大平台。
显而易见,深圳河已不仅仅是连接深港那么简单,在加速深港融合的同时,更是助推深港携手“闯湾”,联动大湾区。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香港青年相信跨过深圳河,天地更广阔,相信粤港澳大湾区能给他们更具可能性的职业道路、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河景悠然,连接两地。
如今,深圳河,已不仅仅是深圳河,这里,被赋予了新内涵,也将见证河套从“深港的河套”迈向“世界的河套”之路。
(原标题《河套,湾区第一“河”|一河连深港》)
见习编辑 王梓瑞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