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6日罗湖口岸复通以来,往来深港两地的旅客络绎不绝。顺畅高效的通关秩序下仍有暗流涌动,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在暗中窥视着,蠢蠢欲动。海关不仅有查私“鹰眼”,还有“伪装者”,让违法违规行为无所遁形。罗湖海关机动队的杨子,就是这样一名95后旅检“伪装者”。
2小时守候,只为等到你
3月底,杨子在整理查获信息时,发现有不少“水客”在被行政处罚后依然从事着这门“生意”。这其中,就有旅客陈某。她已有两次被查获的记录,且都是因人身绑藏手机被杨子查获。当然,杨子查获的人身绑藏案件还有很多,有绑藏手机、CPU、化妆品的,也有绑藏活体松果蜥等外来物种的。从这么多被查获的“水客”中精准找到陈某并分析出她的活动规律,特别是进出境时间规律,杨子下了不少功夫。面对这个“熟悉的陌生人”,他决定再次出手。
当日下午2点,杨子准时出现在现场。这个时间是他预计的陈某出现的时间。他跟现场当班的查验人员一起,一边在通道挑查,一边等待陈某的出现。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杨子不禁开始怀疑陈某今天是不是不会按照之前的规律出现了。
就在此时,目标人物出现了!“女士您好,海关检查。”此话一出,他就敏锐地捕捉到了陈某脸上惊慌和沮丧的表情。“嗯,终于没白等”,杨子心里舒了一口气。同一位当事人、同一种走私手法,再次被同一人查获。最终,当事人被刑事立案查处,此案也成为了罗湖口岸复通后查获的深圳关区旅检口岸首宗“三次入刑”案件(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货物、物品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从此,杨子在数据分析工作上愈发得心应手。今年以来,他综合分析、精准筛选出重点人员近3200名,协助建立风险分析模型5个,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3次。
隐形卫士循迹追踪
3月份前后,走私海鲜的团伙活动一度比较猖獗。杨子在充分调研后,撰写了一份风险预警报告。该报告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定在罗湖口岸开展集中打击海鲜走私专项行动。
那些日子里,每天查获的海鲜量日益增多,开具的业务单证摞起来能有三四十公分那么厚。仅仅是将查获的海鲜运去截留仓这一项工作,杨子和同事们都经常要加班到凌晨三四点。白色制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味混合着海腥味,怎么洗都很难洗干净。
为了摸清楚海鲜走私团伙的活动规律,杨子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他发现这些走私海鲜的“水客”大多是被高额“带工费”所诱惑。杨子意识到:打蛇打七寸,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抓住上游走私头目。于是,他决定深入研究。
之后,杨子便主动参与“关地联合作业”,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同志一起不分昼夜地开展摸排,最终锁定了目标。杨子将调查结果梳理成案件信息移交给联合打私指挥部。最后,在海关和地方有关部门的联合部署下,收网行动共抓获走私团伙上游犯罪嫌疑人9名。自此,海鲜走私团伙逐渐在罗湖口岸销声匿迹。
和平年代的“伪装者”
杨子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的师傅曾告诉过他:“口岸里有走私的‘水客’,口岸外就有收货的人,反之亦然。你想知道最近‘水客’在走私什么,除了现场检查之外还可以去外面走走,看看外面在收什么。”年少初听时,杨子只觉得有道理,在亲身实践之后才发现这个领域大有作为。
五月以来,在全关的共同努力下,罗湖口岸的“水情”趋于平稳。“水涨钓浅,水退钓深”,此时,更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和敏感性。于是,杨子便开始了他的“伪装”生活,每天上下班前后就在口岸周边“散步”,细细地寻找着“水客”的蛛丝马迹。
一天,他在口岸大楼里的垃圾桶里发现了一些保鲜膜和胶纸。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职业敏感性,他怀疑这里就是人身绑藏“水客”“卸货”的场所。于是他立马开始蹲点观察,果然发现了多个可疑人员出没,他立刻向关里通报了相关情况。最终,通过数据分析和人脸识别等手段,查获了“水客”绑藏游戏卡2000余张案件。
从帮扶企业发展到支援疫情防控前线,从旅检查验“小白”到一名青年查私能手。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他步履不停始终奔跑,逐渐成长为一名“火眼金睛”的国门卫士。作为罗湖海关“青年榜样”,他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闯敢拼更善作善为,向着未来不辍前行。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95后旅检“伪装者”》)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