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5日,两万基建工程兵实现了集体转业,改编为深圳市属建筑施工企业的职工。四十年前基建工程兵移山填海、拓荒造城,“深圳速度”离不开他们的辛苦付出,为深圳成为今天的国际大都市打下坚实基础。
由基建工程兵第一支队深圳指挥所承建的深圳电子大厦主体工程,含地下室共20层高,总建筑面积15300多平方米,曾为当时深圳标志性建筑。
从零开始,修深南大道,干基础建设
1979至1983年之间,两万基建工程兵陆续来到深圳建设特区。当时的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周边也是荒山野岭,杂草丛生。“深圳以前不是平地,都是丘陵和烂泥塘。我们挖了山、平了地,一点一点修公路,才能有大规模建设的条件。”原基建工程兵吴先生回忆到。在前期建设中,基建工程兵从无到有,建设了深南大道、第一栋高层建筑电子大厦、深圳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友谊商店、电子大厦、文锦渡口岸停车场等多个重要工程项目,同时将基础生活设施修建齐全,为后来全国人才来深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基建工程兵,干的就是基础建设。只要基础打好了,才能实现‘深圳速度’。”基建工程兵杨树林说。就是在完成了道路、供水、地基等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基建工程兵完成了当时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建筑奇迹,也在全国第一次展现“深圳速度”。
“华强北的石头地基是我挖的”“八卦岭工业园的建筑是我封顶的”“莲花山周围的烂泥塘是我们填平的”接受采访的基建工程兵纷纷回忆道。采访中,基建工程兵群体认为自己在1979至1983年间最大的贡献就是作为“先行者”为后来人打下的“宝贵”基础,用“拓荒牛精神”激励后来人不断向前。
原基建工程兵第一支队深圳指挥所承建的深圳市委、市政府大楼,建筑面积8539平方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优质、高速、低成本地顺利完工。
用“深圳速度”助力特区腾飞
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除组成以建设集团为代表的10个建设公司和一个医院之外,还有8000多名干部、职工被充实到了各行各业,其中有一百多人后来担任了市、区党政机关负责人,成为特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改革先锋。转业后,各建筑公司继续发挥军人本色,出色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像信息枢纽大厦、鲁班大厦、商报大厦,华强北立交、洪湖立交、滨海大道,市民中心、图书馆、音乐馆,机场、火车站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建筑都有基建工程兵的身影。
在八十年代中,园林、市政、建设中心,领头人都是转业基建工程兵。1980年成立的房地产管理局,除了一人是地方干部,其余均是基建工程兵转业人员。此外,基建工程兵还有1000多人转入公安战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深圳市的公安交警基建工程兵的转业人员占了三分之二。
基建工程兵融入深圳后,参与了深圳在经济建设中的各项改革,推动了深圳建设中的一系列改革,为深圳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世纪,深圳原基建工程兵中也不乏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像梁光伟、汪家玉、魏兴斌、沈远彪等基建工程兵中走出去的企业家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一路披荆斩棘,不断攀枝折桂,屡摘桂冠。
以红星之名服务鹏城群众
如今,40年过去,基建工程兵们换了一个新身份——退役军人红星志愿者,小到社区调解、理发、缝补,大到修建凉棚、粉刷墙壁。只要是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他们都会无私的付出。
“这是我们基建工程兵的手艺,看家本领不能丢。”原基建工程兵方先生说道。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付出,如今深圳形成了良好的拥军氛围,原基建工程兵的事迹也被更多人知道、传播。
(图片由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提供)
(原标题《奠定城市发展的基石 ——写在深圳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40周年到来之际》)
见习编辑 崔冰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田语壮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