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的武馆里,多的是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几个打拳击的男孩,脚下快速移动,手上用力挥拳,带起细微的拳风。反观角落里一个练习咏春拳的男孩,扎着马步,下身一动不动,重复着左右轮流出拳的基本动作,显得安静又缓慢。
“不要太快,慢慢地出。”男孩的师傅詹斌走过来,严肃地指点道,“为什么要慢?就是要你准,自己把那条中线找准了再出拳。”
男孩是第一天上课,詹斌给他示范了动作要领,又去跟学了大半年的另一个学生小江过招。两人面对面,出拳迅速多变、攻守兼备,每对几招,詹斌就停下来手把手讲解出招的用意和作用。
二十多年前,詹斌也是这么跟着师傅何海林,一步一步领略咏春拳的博大精深。

神秘
在詹斌少年时期的记忆中,咏春是很神秘的。
詹斌出生在1966年,从小就对武术有浓厚的兴趣。武术,既追求动静结合,又不失内外兼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印记。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功夫繁衍流变,派系林立,拳种纷显。
上初一时,长詹斌两届的学长教过他几个招式,他嫌看起来不够勇猛,学了几天就放弃了。后来他去学了看起来更勇猛的洪拳。
上世纪70、80年代,咏春题材的电影在香港兴起,如一阵强劲的掌风,一下子越过深圳河,影响了一批深圳人。咏春拳相传为清朝中后期福建女子严咏春所创,之后,从民间女子的自卫术发展为具有实战技击和强身健体功效的武林绝技。“我们都知道咏春拳,但从来没有见过,只知道会咏春拳的人都很能打。”咏春之所以神秘,就是因为那时的深圳远没有如今这么庞大的常住人口,用詹斌的话来说,练武术的圈子就那么大,谁会武术一眼就能看出,但他找不到一个练咏春的人。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詹斌在网上多方打听,询问武术圈子的同道中人,才知道有一位咏春拳大师何海林在罗湖教课。
何海林16岁时在佛山被咏春拳宗师姚祺收为首徒,而姚祺自幼即师从父亲姚才及阮奇山等大师。祖籍深圳宝安的姚才当年与阮奇山、叶问被武术界誉为“咏春三雄”。作为“姚氏咏春”第八代传人的何海林1984年就定居深圳,只是他有本职工作,教拳都是下了班后的爱好,也是想要传承下去的初心。
和何海林在电话里约好时间,詹斌准备去拜师。带什么拜师礼呢?詹斌想到了孔子的学生拜师时带的10块腊肉,于是他也效仿着,带了一包腊肉和茶叶。这在前来拜师的学生中是独一份,何海林显然明白了詹斌的用心,很高兴。
就这样,詹斌每个星期都有两三天晚上会去何海林的家里“吃夜粥”。在当时,大家练完功就喜欢去吃个宵夜,宵夜一般是吃粥和炒粉,所以“吃夜粥”渐渐就演变成为了练武之人间心照不宣的“接头暗号”。

▲詹斌(右一)与师傅何海林(中)。
领悟
练习了一段时间的咏春后,詹斌突然发现,原来初一时候学的那几招正是咏春,缘分早已结下。但是如何将缘分结成善果,却需要长时间的热爱与坚持。
咏春拳常谓“四两拨千斤”,强调“寸劲”发力,即在五寸距离之内发出强大的击打能力,是力学技术运用上科学化和人工化的典范。詹斌说,学习咏春有三个阶段:舍力、卸力、借力。和大多数武功一上来就铆足力不同,咏春出招时看上去有一种松弛感,它强调“听劲”,也就是通过感受对手的力量和发力方向迅速做出反应,化解对方力量的同时又借助对方的力量进行反击。
“你的杯子要想装进新的东西,你就得把原来的水给倒掉是吧?”詹斌问我。
我突然想到詹斌练习了长时间洪拳,反问:“那您学咏春是不是得把之前学的倒掉?”
“对了,所以我花了10年时间,才真正入门。”
何海林的学生越来越多,詹斌也已经出师。但他仍感觉到自己的水平停滞不前,最明显的是他和小有成就的师兄一过招,就知道自己差很远。
“咏春是要用脑的。”练习咏春的最高境界就在于让对方难以觉察到自己的拳路和手法,而自己却能洞悉对方下一步乃至后几步的动作,这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于是,詹斌和几位师兄弟组成练武小团队,保持每周两三次集中练习的频率,在两两对招的过程中提高技巧。他也常常坐下来去思考,想到什么重要的点就做笔记,就这样一点一点地领悟。
随着电影《叶问》《一代宗师》的热映,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学习咏春的狂潮。深圳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海纳百川的气魄,既汇聚了来自佛山、香港等地的咏春大师开班授课,也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学生,其中就有作家绿妖,有一阵为了练习咏春,她曾频繁来深。
2007年,何海林也正式开起了咏春拳馆,在2013年成为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咏春拳的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6月被深圳市文体旅游局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十年后的詹斌,已经能在与师兄的对打中发现自己的进步。

▲詹斌(左三)与师傅何海林及师兄弟。

▲十年后的詹斌,已经能在对打中发现自己的进步。
传承
因为身体缘故,何海林在2014年结束了拳馆的营业。2016年何海林离世后,儿子何宇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以更多元的方式传承咏春。近几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科学高中初中部把咏春拳作为选修课程,定期邀请何宇明和詹斌前去授课。市里、街道举办咏春相关的表演、交流等活动,他们也积极参与。
詹斌仍开着设计工作室,同时也跟何宇明及一帮师兄弟在南山文体中心一楼的冠竞武术馆教咏春。
8月9日,第一次在武馆见到正在上课的詹斌时,我的感觉是“不像个练武的人”,他戴着一副黑色粗框圆形眼镜,身材结实却不显壮,更符合他设计师的身份。后来采访时我把我的感受告诉他,他笑称,“咏春也被称‘书生拳’,是很内敛的。”练习咏春的人,往往不会有很明显发达的肌肉,但是常年的练习会在身体留下痕迹,轻盈、灵活、协调。我点头,是有些深藏不露的味道。
不过,从去年底开始,咏春又给很多人带来了一个新的印象——美。根源就在深圳原创的舞剧《咏春》。剧中主角叶问一路闯关,在舞台的光影中将武术和舞蹈完美结合,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刚柔并济。武出了咏春的自强不息、岭南韵味,舞出了深圳的守正创新、时代精神。
舞剧《咏春》诞生在深圳,因为这座城市有厚植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也有兼收并蓄异地传承文化的生态。而詹斌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年咏春的发展也要感谢影视剧作等文化产品的传播。
何宇明曾说,等他退休后要把拳馆再开起来。那詹斌呢?“我想教出几个真正能传承咏春的徒弟。”
詹斌的学生小江只学了大半年,父亲老江就明显感受到孩子的精气神都变了,招式也越来越稳。小江喜欢练咏春,老江也希望他坚持下去。詹斌不久前还收了个女学生,虽然没有习武的基础,但是领悟能力却比自己当初还好,他说,如果她能坚持下去,肯定不用十年才入门。
对詹斌来说,咏春,应该是一辈子的事。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编辑:陈章伟
读特热榜
1A股开盘|三大股指集体小幅低开,锂电池、半导体、光伏、消费电子题材走弱
2笔试37.2分考生进入体检阶段?哈尔滨消防支队回应:系公示成绩未招录,有疑问邮寄函件咨询
3当全运会场馆闯入艺术家的画,你最想打卡哪一个?
4“百千万工程”看南园①丨深化“工”字型街区建设,打造“宣文旅商”融合新地标
5APEC“交接时刻”细节披露!深圳全球刷屏
6多次提及深圳!王毅介绍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情况
7十五运热评|看见“欧阳钰”
8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9跟着全运游深圳|拉满运动肾上腺素,做赛场外最强玩家!
10黄金税收新政发布,对普通消费者影响几何?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手工筑梦,温暖相伴 在11月2日我参加了助残活动——手工筑梦温暖相伴。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 场地内非常热闹,几个志愿者围着两三个陪护对象。有的志愿者与陪护对象边聊天边辅助他制作,有的志愿者虽然沉默不语但手上速度依旧不减。“用这个胶水轻轻点在这朵花上,就大功告成啦!”有一家人很少参与集体的活动,在这一次手工制作也在志愿者的鼓励下,他们举起自己做好的成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原本略显羞涩的陪护对象,逐渐放开身心,主动与身边人交流心得,闲聊家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创作一件件精致的手工作品,相继带隐身,每一件都承载着大家的期盼。 这次活动以手工制作为桥梁,既帮助陪护对象锻炼了动手能力,丰富了精神世界,也让志愿者与陪护对象产生了感情,让志愿者们体会到责任与担当。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