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早前公布新田科技城建议发展大纲图,公众咨询期上周日(6日)结束。昨日(9日),香港建筑师学会等七个专业学会就早前政府提交的意见向公众解说,他们强调支持政府以崭新思维并充分考虑深港两地情况打造北部都会区。发展新田科技城,除了可以大幅增加土地供应之外,“双城三圈”的规划概念也可以加强香港及深圳在基建、创新科技、人才、教育、生态及旅游资源方面的协同效应,提升两大城市的竞争力。香港园境师学会亦表示,应重视深圳专家看法,并已成立平台让两地专家发表意见。
香港建筑师学会等七个专业学会支持政府以崭新思维,并充分考虑深港两地情况,以打造北部都会区。记者 冯瀚文 摄
需确保湿地不减少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陈泽斌昨代表七个学会发表综合意见时表示,新田科技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及保育区内丰富的生态环境、历史建筑、文化景观及非物质文化传统,积极将这些珍贵资源融入发展草案中,透过城乡共融的精神,强化新发展区与现有社区、环境及本土历史的联系,打造可持续、宜居、多元及富特色的新发展区,吸引世界各地的创科人才前来居住及工作。
陈泽斌续指,现时政府的建议将影响超过100公顷鱼塘,相较2021年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报告有所出入。政府需遵守城市规划委员会规划指引编号12C的要求,进行生态影响评估,证明方案不会令湿地所发挥的功能出现净减少的情况,或带来负面干扰影响;也需要就影响湿地按指引提供湿地赔偿。
咨询网站图片
据综合意见指,新田有600年历史,区内有两座法定古迹,逾18座获评级的历史建筑物,应在区内进行详尽的文物资源普查及文物影响评估,实行合适及合时的规划措施,以确保有保育价值的历史建筑及文化景观不会在发展过程中受破坏。政府应透过加强新、旧区的行人通道及单车径网络的连接,改善整区的通达性,并应考虑制订详细发展蓝图,达致更理想的城乡共融。创新科技园区需要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网络,应研究在园区内增加铁路站。新田科技城的设计必须确保宜人的微气候,透过适当的城市设计、建筑布局、绿化比例和生物多样性等,避免形成热岛效应。
另外,香港园境师学会会长陈元敬表示,明白新田科技城在北部都会区的整体规划有重要地位,亦是大湾区发展以至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项目,正因如此,项目发展过程一定要示范国家重视的生态文明。
应重视深圳专家看法
陈元敬提到发展佔用三宝树保育公园范围,而保育公园与邻近的米埔甚至深圳湾均有生态联系,要充分考虑现有生态资源及将受到的影响。他又强调新田位处边界,应重视深圳专家的看法,所以学会已成立平台让两地专家发表意见。
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李志康表示,北部都会区及交椅洲人工岛,加上多项新提出的重点交通基建即将上马,令工程及建造业界人手更紧张。目前,境外来港读大学的毕业生可留港工作,但副学士或高级文凭学生并不受惠,业界缺乏这种高级技工和地盘监工,建议政府考虑以此方式引入相关人才。
出席昨日会议的七个专业学会代表分别是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陈泽斌、香港规划师学会前会长李建华、香港园境师学会会长陈元敬、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黄国良、香港建筑文物保护师学会理事戚晓丽、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李志康、香港城市设计学会理事张凯。
编辑 梁佳彤 审读 汪蓓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防台风准备大作战#深圳市台风来了,我们准备好😂😅
打卡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