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以“步深溪”为主题的马晓晴艺术作品展,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巢美术馆开幕。马晓晴用40余件作品向观众诉说着自己对于时间、爱、生死、传承等主题的思考,也将自己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定格成一份阶段性记录。
描绘当下就是记录历史
马晓晴的创作,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外公花甲之年的照片、一部科幻电影、家中摆放超过十年的老物件……都能成为她创作的灵感。她喜欢挖掘事物背后的故事、关注事物本身的情感以及人赋予他的情感,作品往往只是她情感的一种抒发。先去体验感受,再来思考表达,或许才是马晓晴创作的常态。
在此次展览的准备期间,马晓晴经历了一些比较艰难的事情,让她开始思考生命的脆弱、时光的流逝、爱的表达这些议题,以至于此次展出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围绕着时间、爱、生死等主题展开。
“在我看来,记录本身就充满了意义。”马晓晴把此次展览看作自己的阶段性总结,其中无论轻松喜悦还是悲伤苦闷,都是她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感知,用手去定格的。马晓晴还特别提到了关于作品《Lost Age 1》的小故事,起初绘制这一系列作品时,是想记录下在家里摆放超过十年的老物件,用画笔赋予他们生命,在消费时代给予时间一个栖身之所。但就在这幅画完成后不久,画面左上角那只被安放在书架上十几年的木雕鹅,被意外碰落,摔碎至无法复原。马晓晴感慨地说:“那一瞬间我很庆幸我有把它记录下来。”
现代艺术赋予传统文化新活力
谈及自己的艺术启蒙,马晓晴最先提起的便是外公外婆。马晓晴的外公是资深的粤剧编剧,外婆是著名的粤剧花旦演员,自幼便跟随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她,一直浸润在传统戏曲艺术中。“那时候家里从早到晚都放着粤剧的各种选段,我们也经常出去工作,晓晴就像‘狗皮膏药’一样黏着我们,跟我们一起听戏唱戏。”马晓晴的外公回忆起与马晓晴一同生活的点滴,满脸都是笑意。
戏曲对马晓晴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此次展览中有关经典粤剧《双枪陆文龙》的系列作品,便是她以1996年小孔雀粤剧团版《双枪陆文龙》演出为灵感创作的。彼时,该剧目的编剧正是马晓晴的外公,出演乳母这一角色的则是马晓晴的外婆。
马晓晴该系列作品的创作从绘画开始。在宣纸上绘制的《双枪陆文龙》长卷,如同连环画般,详细讲述了这一经典戏曲剧目的故事情节。
此外,马晓晴也尝试在更多材料上绘画。4幅绘景作品分别选取了《双枪陆文龙》4个唱段中的关键情节,用喷绘的形式定格在巨幅的绢布之上。
15分钟的视频作品《实验粤剧-双枪陆文龙》中,马晓晴更是将绘画作品、数字媒介与传统戏曲舞台融合。喷绘的4幅绘景悬挂于舞台中心,改变了传统演出中的置景与演员走场形式,通过表演设计让演员和绘画作品产生互动,增加了舞台深度。同时,4幅绘景上绘制的关键情节,就如同当下主流视频平台内关键帧上设计的关键词,改变了传统舞台演出无法倒带回放的特点,让观众可通过定格画面,回忆起已经发生过的演出,并获得新的感受。
马晓晴甚至还关注到戏剧演出的幕后图景。通过素描和摄影的方式,展现了演出前演员于后台准备时的场景。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此次《双枪陆文龙》系列作品的创作,是马晓晴对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大胆尝试。她坦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易事。她看着已经76岁高龄的外公却成了研究团队里最年轻的成员,每周都要多次往返广深,与团队一起探讨、编写《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只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可能多地保护起来。但令人唏嘘的是,如今的她去剧院听戏,依然是年纪最小的观众。
种种经历让马晓晴决心认真研究粤剧相关知识,并试着通过自己的创作,把粤剧推向年轻的观众。“起码要让粤剧被看见。”马晓晴认为,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当代艺术的学习者,对粤剧的研究也不是专业级别,但她可以站在当代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将一些新的手法和传统文化结合,去创造出一些新的表现和表达,吸引更多人去了解传统文化。
但让马晓晴没有预想到的是,这一系列作品影响的也不仅是年轻群体。“晓晴的作品很有创意,通过她我也了解到了很多新的艺术形式。”马晓晴的外公萧柱荣在看完展览后表示,他很开心能在作品中,看到戏剧人物内心的具象化呈现,晓晴的创作做到了具象舞台和抽象舞台的结合,也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交融点。
“晓晴的作品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固有认知,也让我更加坚信传统文化需要新一代青年去传承和学习。我觉得这将是一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展览,在晓晴的身上我看到了薪火相传的后生力量。”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黄旻向记者介绍,此次展出的艺术作品不仅是马晓晴多年习作的总结,同时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开始。展览主视觉展墙整体采用了浓重的红色,希望这些作品在红色背景的映衬下,变得更富有生命力。
“她目前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成熟、稳重,都是在高三这个阶段的学生里不可多得的存在。”国际小燕画院院长张晋君十分看好马晓晴未来的发展,他表示,自幼学习绘画和传统粤剧艺术的马晓晴,有着良好的艺术素养,同时,她还热衷于探索新材料、新媒介的应用,尝试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未来的成长将无法估量。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刘春雨 三审 王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