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 主持
浙江成立“传播大脑”助力智能传播
1月18日上午, 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四大省属文化集团共同发起的传播大脑科技公司,正式在杭揭牌成立。
据悉,传播大脑将以浙江省内媒体技术统一支撑平台的形式,推进“天目云”和“新蓝云”两云合并,构建省市县媒体融合“一朵云一张网”,同时发力新兴技术的创造性融合,聚焦媒体融合、数字文化等领域,构建省市县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传播体系和生态,赋能新型重大传播平台,逐步建立省域媒体全场景智能传播能力体系。
这一格局下,传播大脑将用新技术改造生产方式、打开传播渠道,使产品得以广泛投射推送,使众多“小声道”汇聚成“大喇叭”,让内容与技术在传播大脑完美结合、充分聚合、深度融合。
原标题:智能传播再进一步!浙江“传播大脑”正式官宣 文/浙江新闻 来源:广电业内,2023-01-19
虚拟人将成为改变信息传播的关键变量
新闻传播行业在新闻生产与传播实务中引入虚拟记者、虚拟主播等虚拟媒体人形态,将对新闻传播业产生怎样影响?
1.传统媒体人未被完全取代。未来人工智能主播的应用场景,可能与人类主播并不完全重合,不仅因为在政治导向、深层语义的理解表达等方面,依然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也因为人工智能主播在存在方式、应用场景方面的广度,可能会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主持人。
2.虚拟媒体人将发挥积极作用。随着元宇宙从概念到实践不断推进,新闻传播在新媒介环境下的选择更加多元。虚拟人是元宇宙基础的生命形态,虚拟媒体人也是元宇宙新闻传播发展的关键要素,元宇宙时代虚拟媒体人将发挥更加积极的功能。
3.积极布局虚拟媒体人。搜索引擎技术发展、信息交互与服务技术的提供,使得未来虚拟人将会是改变信息传播的关键变量。这也对新闻传播业提出新挑战,如何积极布局虚拟媒体人,与人类信息获取范式的发展同步,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
原标题:青记独家丨虚拟媒体人的发展及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文/周培源 钟沈军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2023-02-01
山东经济广播融合发展三招破圈突围
山东经济广播的名牌栏目《品牌故事》,致力于探索广播栏目的融媒传播和新媒体突破,并且做出了诸多尝试。
1.视频表达常态化。《品牌故事》再次主动破圈突围,果断做“减法”,放弃在广播之外的传统媒体上的投入,转向新媒体平台传播。从2020年初开始,实现了视频化采访、短视频制作,并把节目内容转化成文字,把视频配发图片和海报在新闻APP平台上发布,以融媒手段实现视频化表达。
2.借助新媒体思维打造政务专栏。《品牌故事》将工作重心向新媒体平台迁移,聚焦山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强省等工作,与多个省级政府部门深度合作,以闪电新闻为主平台策划推出系列新媒体政务专栏,完善在新媒体端的内容策划、制作和分发流程,使“图文视频新闻+活动直播”成为宣传工作的常态化手段。
3.紧跟热点话题吸引听众。栏目一直紧跟热点话题,2019年推出的子栏目《品牌辣么说》,将奶茶、鸭脖、国潮文创等创业热点与品牌打造相结合,以青年脱口秀的形式边讲边评析,深挖新商业风口背后的品牌趣事,为创业者提供发展思路。
原标题:老牌广播如何做好新媒体转型?看《品牌故事》讲述山东经验 文/林柟 张锡杰 来源:全媒体探索,2023-01-31
新华社成立“元宇宙产业联盟”
第十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在新华社新立方演播室举办,汇聚会场内外的专家、学者、业界同仁在元宇宙虚拟场景之中,共商新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大计。
1. “数字分身”参会,元宇宙里共话媒体融合。会场内外,嘉宾学者通过元宇宙技术应用场景实现线上线下连通。元宇宙会场里,大家可以借助自己的“数字分身”,云游元宇宙里的新华社,操纵自己的专属数字人体验,能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大会中交互沟通,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同时有效节约了会议成本,提高了办会效率。
2.成立“元宇宙产业联盟”,探索媒体发展新范式。新华社聚焦科技创新的新赛道推出“元宇宙产业联盟”,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等融合创新。依托新华社新媒体元宇宙联创中心,“元宇宙产业联盟”通过有效的联盟机制,凝聚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合力,为相关媒体、政企的理念孕育和项目孵化提供有效支持,强化“元宇宙里的新华社”建设。
3.垂直应用带动行业发展,“云游中国”开拓数字文旅新场景。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联合发布文旅沉浸式数字化云平台“云游中国”,借助技术优势从“行、游、娱、购”四方面,为文旅景区实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沉浸式景区游览、虚拟演出、云端文化活动等数字文旅体验。
原标题:央媒×元宇宙,新华社抢先布局新赛道! 文/李宽 来源:传媒一线,2023-01-13
“融媒+工业”:成都广电出圈新玩法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和成都市总工会联合推出的《天府工匠》全网热播,形成现象级传播。
1.大小屏高效融合,多渠道展现作品影响力。《天府工匠》用“电视季播综艺节目+系列工匠短视频”的大小屏融合方式,多渠道立体传播。大屏端根据不同工业板块、产业区分布,设置不同主题的挑战环节,用精良的制作展现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小屏端则打造系列工匠短视频,讲述工匠故事、弘扬工匠精神。
2.外景、内场互动玩法,打造视觉临场感。外景选择正在维修民航飞机的机库、智能工业机器人流水线等“硬核外场”,能工巧匠们在实景舞台中突破极限、展现真功夫。内场则设置在大型综艺演播室内,通过多样的内外场互动环节,嘉宾化身成为受众感受的“代言人”,让观众身临其境。
3.线上线下联动,全民挑战打破圈层限制。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设计互动挑战、变装小程序等趣味玩法,把《天府工匠》的火热带出屏幕,带到百姓生活中,取得非常好的参与以及预热效果。
原标题:全网曝光量超10亿!地方台节目如何巧解工业主题,爆火出圈? 文/葛畅 来源:传媒茶话会,2023-02-03
实习编辑 吴昕圆 审读 李 诚 审核 刁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