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校园的小楼,“活了”!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文 严文婷/图
2023-07-14 16:20

从深圳大学立言门往前走100米,有一座不起眼的两层小楼。这座楼集成了安防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慧卫生间系统、智慧灌溉系统、雨水回收系统等多项自动化能力,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数字化建筑。

这是位于深大的本原楼,深圳大学原艺术设计学院。在经过了脱胎换骨的智慧化改造之后,这栋小楼以静穆、内敛的姿态,掩映在同学们每天上下课、取快递的必经之路旁,鲜少有人进去体验它神奇的魔力。

深大“小楼”进化记

提起这座小楼,能勾起不少深大师生的美好回忆。

“第一次在旧院馆讲课的回忆历历在目,一下午讲完嗓子都哑了连喝两大瓶冰糖雪梨,满满的回忆……”这是环境设计系老师李逸斐的故事。

“老院楼当时光线相对比较昏暗,但一到下雨天,雨后打开窗就有非常好闻的雨水和泥土的味道。”深大基础部老师黄以然则喜欢亲近自然。

学院搬走后,这栋楼交给了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使用,该中心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为了给中心打造一个安全、低碳、舒适的家,从2018年开始,深大本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大本原”)对其进行了一场为期三年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实验。

作为深圳大学的产学研机构,深大本原专注于智慧城市与建筑领域,提供从顶层规划、场景设计、实施咨询到系统研发的立体化服务。

为了将传统建筑转化为智慧建筑,深大本原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和方案探讨,最终选择了多项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智慧城市与建筑研究所所长陈子鑫表示,在孟院士的指导下,目前本原楼智能中枢管理系统集合了多项功能,集成了多个智能化系统,如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能耗监控系统、会议室系统、智慧卫生间系统、智慧灌溉系统、雨水回收系统等,平台功能主要围绕着安全防控、节能低碳、高效管理、舒适体验4大核心目标进行打造。

物业人员步数记录

大减的秘密

本原楼里容不下任何烟雾。

在本原楼里打开火机,警报也会同时响起,在数字孪生系统上,火点的位置被即刻标识,相关区域的实时画面也第一时间呈现在屏幕上。

不止于防火,据介绍,在本原楼的关键区域都安装有各种AI识别摄像头及传感器,当发生火灾、机房漏水、设备故障等紧急事件时,系统会第一时间进行识别。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工作人员可第一时间了解事件位置和现场情况,并联动物业系统进行快速处置。

携带对讲机,一层楼接一层楼地巡视电灯、空调、电线,拿着扳手螺丝刀修水管换灯泡,这是人们印象中物业日常工作场景。而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加持,本原楼“管家”们不用在楼上楼下随时巡逻,而是坐在控制室内掌控一切。

“他们每天的微信步数都比以前少多了。”物业人员打趣地说。

智慧楼宇便利的不只是物业人员。想象一下,早上着急上洗手间,一个一个坑位推门的场景,多少有些尴尬。而在本原楼,着急如厕的伙伴们有了双“洞察一切”的“天眼”:通过门口的智慧屏,有人和没人的坑位被不同的颜色所标识,分别占用了多久一眼便知。

据了解,通过采用多种传感器,该套智慧厕所系统可对坑位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还可以自动控制水流、照明和通风等设备的启停,以达到卫生、环保、节能的效果。

工作的便捷更是显而易见。陈子鑫现场演示了他们的开会流程:通过小程序可在线预约会议室,成功后会议室门口的中控面板会显示预约信息。“指示灯是绿色说明没人预约,黄色则是已被预订,红色代表着有人正在里面开会。”

会议开始后,参会人员可刷脸进入会议室,中控屏还能一键控制照明、空调等设备,便捷切换各类会议模式。会议结束后,传感器能自动识别房间人数,从对会议室里照明、空调、音响等设备进行实时管理。

智能化方案让本原楼里那些普通的日常设备变得“会思考”:工作日里,本原楼里的照明系统在清晨会自动打开迎接员工的到来,下班时间又可自动关闭所有灯光,避免因疏忽造成电力浪费;在感应调光模式下,可实现室内恒照度控制,如感应到房内没人,将自动关闭照明,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让员工在最舒适的照度区间内工作,并且节约能源和开支;传感器会自动检测一氧化碳浓度,自动抽风;办公室里,传感器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灵活补充新风,让人们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

下雨时,本原楼的雨水会顺着导流管道进入蓄水池,用来灌溉大楼内外的花花草草。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对土壤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启停,以达到科学、节水、节能的灌溉效果。

“本原楼成为了一座真实的具有‘人情味’的智能楼宇。”陈子鑫说。

楼宇设备解决方案

让建筑更“聪明”

本原楼里的整套系统背后,集合了传感器、控制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多项技术。据陈子鑫透露,为了系统的稳定有效运行,本原技术团队需要突破多项难点。

平台标准怎么定是难点之一,当时市面上大部分智慧社区系统平台的智能化设备基于私人定制,因各运营平台的协议标准不统一,不同厂家的硬件很难互相兼容,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智慧社区覆盖过程中,各系统之间的协同集成发展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本原科技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也难以得到很好满足。

本原楼智慧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是建筑的低碳化运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把很多智能化设备接入进来获取数据,还要通过数据分析后找到设备最佳运行规律并反过来对设备做联动控制。为此,华为提供了LinkTool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这也是华为智慧园区数字平台中的一个核心组件,可基于园区不同的管理策略编排出例如早中晚、春夏秋冬不同时间的设备自动运行策略。同时华为基于LinkTool提供面向空调系统的冷机智能调优算法和控制逻辑,可实现空调系统15%的节能效果。

此外,华为提供的全光网络克服了途中由于电子器件处理信号速率难以提高的困难, 省掉了大量电子器件,大大提高了传输速率;而通过采用华为核心交换机,系统可以灵活调整和扩展,根据网络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相关类型的对接和调整,并且由于设计有冗余功能,设备的可靠性得到大大提升。

本原楼里的这场智慧化实验并非孤例,目前,包括万科滨海云中心、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等在内的多个地标都使用了这套智慧建筑方案。在本原科技和华为等ICT厂商共同培育的数字沃土之上,更多的智慧楼宇将拔地而起,一场关于工作空间的智能化革命即将到来。

(原标题《深大校园的小楼,“活了”!》)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克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文 严文婷/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