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广式粽子制作体验活动的举办,标志着2023年上半年“创艺南山行”项目圆满收官。据悉,2023年上半年“创艺南山行”项目由南山区委宣传部、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华韵星辰传媒策划有限公司承办。3月至6月,主办方通过开展多种不同品类的非遗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月11日,“创艺南山行”以“一丝一沙 传承之美”国潮珐琅体验为首场活动拉开帷幕,以细腻柔软的金属丝线,繁华亮丽的装饰图纹,将鎏金岁月封存于方寸之地,让大家沉浸在深厚的历史文化中细细品鉴珐琅之美。
3月24日,举办了“美刻轮廓 纸上艺术”剪影艺术体验活动。剪影艺术是传统剪纸中的一种,要求造型简练、惟妙惟肖、细致入微、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来宾在一把剪刀一张薄纸中感受剪纸生万物,以纸为台,体验跳跃指尖上的艺术。
3月26日上午,举办了“华衣彩服”旗袍制作体验活动。在一针一线中学习旗袍制作技艺,旗袍是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旗袍制作技艺以合身、适体为原则,通过制版、剪裁、缝制、绲边、归、拔、打壳等传统手工艺,辅以盘扣、刺绣等装饰,制成符合东方美学服饰的传统技艺。它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当天下午,还举办了“秸尽其用 点杆成金”麦杆麦金画体验活动。这门因麦子而诞生的艺术,制作工艺复杂讲究,光是麦秆的原材料就需要经过浸、熏、蒸、漂、破、刮、染等20余道工序,才能达到“薄如蝉翼”的效果。大家在麦杆麦金画传承人的带领下,制作出了光泽感十足且精美的麦杆画作品,让大家无不惊叹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当天晚上,“方寸之地呈千里之势”内画艺术体验活动同样吸晴。内画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皇宫帝王留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画鼻烟壶,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市民在老师的带领下用特制毛笔,从微型瓶口伸进,在透明的空心玻璃内倒勾、作画,体验了一次“袖珍艺术”之旅。
清明节假期举办的“春日当饮 气韵芬芳”制茶技艺分享活动中,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分享活动结束后,大家通过品鉴特制的冷泡茶,共享春日时光的香气馥郁,感受中国悠久的制茶文化。
当天下午,举办了“纵横对弈 胜负黑白”围棋体验活动。
4月22日上午,“拂袖摆裙 与棉歌吟”棉塑体验活动中,棉塑传承人为大家分享了非遗艺术——棉塑。在一针一线、一棉一形中,塑造成一个个拂袖摆裙的人物形象。它是一种自然、朴素、温暖的艺术表现。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中完成了一个个优秀的棉塑作品,印有传统花纹的双鱼棉塑作品也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雕最早文字记载出现以明代文人魏学洢的文章《核舟记》,记载了一名核雕工艺师的高超技艺和敬业精神。当天下午在“了了方寸 须弥万丈”核雕艺术体验活动中,通过学习核雕艺术,跟随核雕技艺传承人一起游览核雕里的大千世界。
“创艺南山行”2023年南山区非遗赋新系列活动,旨在突出主题“创艺南山行”,品牌宣传语“拾得斑斓 留住芳华”。本项目意在将“创艺南山行”打造为南山区特色品牌项目,依托南山区高新科技产业平台,使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文化源泉,浸润市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朱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