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企船舶烟气二氧化碳利用系统获得全球权威认证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2023-06-19 13:12
摘要

近日,深圳企业中科翎碳自主研发的船舶烟气二氧化碳利用(简称碳利用)系统获得了英国劳氏船级社(LR)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近日,深圳企业中科翎碳自主研发的船舶烟气二氧化碳利用(简称碳利用)系统获得了英国劳氏船级社(LR)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该系统与现行船用碳捕集系统CCS无缝衔接,可将CCS捕获的CO2通过电催化技术深度处理为高附加值产品,降低现行CCUS方案的CO2存储、运输等成本,同时提高经济收益,为全球提供更加完善的船舶减碳解决方案。

6月13日,创始人夏霖、总经理周明新前往英国劳氏船级社(LR)上海技术服务中心学习交流。上海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傅宗政携相关技术专家参加此次交流活动,他肯定了中科翎碳船舶碳利用系统方案在碳基燃料船脱碳应用场景的重大发展潜力,并为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船舶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海运承担了 80%以上的全球贸易货物量的运输,我国更是高达90%以上。但是随着全球海运贸易快速发展,航运业的碳排放已成为航线与港口城市区域性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2020年,航运业的碳排放约占全球人为碳排放量的3%。而根据该组织的预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到2050年,这一占比将提高到18%。

对此,目前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建立较为完整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体系,减排贯穿船舶设计、运行、监测等全环节,并将于2023年年中通过温室气体战略的升级版,明确将于2050年前至少减少50%的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

在强制性全球航运业减排措施、燃油脱碳税与昂贵的碳排放税征收的背景下,航运业面临着更大的环保挑战,不得不大力推动船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及应用,加快推进新时代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

环保需求和严苛监管使得船用燃料替代性技术研发、提高船舶技术能效和管理能效、港口岸电技术等低碳发展路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其中,船用CCUS技术能够将船舶发动机运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GHG)在船上进行就地捕获、储存与利用,是解决现有存量燃油船碳减排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一直被航运业寄予厚望。普遍认为,一旦船用CCUS技术在航运领域大规模应用,将可与其他低碳、零碳绿色技术一起成为航运业加快脱碳的重要方式,对实现航运业加快脱碳、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我国船用CCUS技术应用不断涌现亮眼成果。3月,中国船级社颁发了全球首艘装备碳捕捉系统的低碳VLGC船型AIP认可证书。4月,山东海运与韩通集团正式签订12艘散货船合同,其中将至少在一艘船上安装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一一研究所自主研发的CCS装置,这是国内首次将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应用在造船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6月,深圳中科翎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船舶烟气碳利用系统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原则性认可,成为全球首家取得该证书的企业,实现船舶碳利用的“零突破”,为船舶CCUS技术提供更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