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成果选粹|推进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陈文 侯麟军
2023-06-13 08:54

提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城市中的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城市社会正处于深刻变化和转型之中,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客观存在,各种城市社会问题多发频发,这给城市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党建引领治理”“科技支撑治理”的双向路径,推进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超大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空间规模宏大、要素结构复杂、流量多样汇集、影响广泛深远等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城市中的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城市社会正处于深刻变化和转型之中,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客观存在,各种城市社会问题多发频发,这给城市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党建引领治理”“科技支撑治理”的双向路径,具体推进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党建+治理”:提升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的统合能力

在利益主体日渐多元的城市社会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通过党组织统合社区中不同利益组织,协调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对于夯实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和改善城市党建工作,努力将城市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扩大基层民主的核心、表达社情民意的窗口、化解社会矛盾的平台,以党组织为内核凝聚、整合城市基层社会中的其他社会组织,引导基层群众进行有序自治,形成“党领共治”的“一核多元”社会治理体系。

一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扩大基层民主的核心。构建以社区党委(党总支)为核心的组织整合平台,努力扩大民主参与社区事务的组织类别,将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机构等组织纳入统一协调范围之内,通过直选和推荐等形式,积极吸纳各类组织中的优秀党员成为党委或党支部委员,实现对社区多元组织的整合,及时了解各种社区组织的利益诉求,凝聚各类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资源和力量。

二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表达社情民意的窗口。民意一般产生于具体的问题,先有问题后有民意,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民意,需要经常性的组织通道得以表达、疏通和引导。因此,应该将基层党组织作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动向,舒缓基层群众情绪的平台,在此基础上为政府制定和调整公共政策提供民意依据,使得政治运作过程更为切合民众需求,从而提升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度、信任感。

三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平台。随着社会开放性、流动性和异质性的日益凸显,利益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民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新的利益矛盾与问题层出不穷。通过基层党组织搭建的民主商议平台,不同阶层和群体的民众可以频繁发出自己的声音,充分释放不满情绪,从而为各利益个体和利益组织交流意见、解决矛盾提供组织化渠道,防止矛盾的累积和过激行为的发生。

四要通过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完善居民小区党建体系。按照居民区或管理网格调整和设置社区党委二级支部,居民区党支部原则上与居民小组实现一体化设置,党支部班子成员与居民小组成员实现交叉任职,推进社区党组织引领居委会、业委会的领导机制。探索成立小区党支部,对小区党组织赋权、赋能、赋责,引领和协调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等多元组织关系。

五要推进城市基层党建能力标准化建设。开展标准化党建能力提升工作,整合城市各层级党建资源,从区委、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三级规范党建工作,做到党建场所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资金使用标准化和服务供给标准化,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鼓励建立行业和群团党群服务中心,根据不同行业和群团的特点,聘请专业人员为特定行业提供专业服务。行业和群团党群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属地成立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形成联动机制,以强化阵地建设,优化服务供给,发挥党建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智慧+治理”:提升城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在目前的城市社会治理实践中,由于城市整体性社会治理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不完善或未实现有效互联互通,各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导致社会治理难以实现智慧化共治。政府部门各个业务系统客观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信息系统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各部门之间的诸多信息往往不能共享,难以做到协同共治。

一是着力解决城市社会治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以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为重点,完善信息的采集、分类、整合、分析、发布、共用与共享的制度、标准和程序。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对接,建立事件信息统一分拨平台,推进城市社会治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制度,以解决信息系统建设各自为政、标准不一、重复交叉等问题为突破口,整合网络平台、统一登录入口、完善标准体系、规范内部管理。

二是加快推进城市社会治理云平台建设。升级改造综治中心信息系统,强化与基层现行相关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及兼容,全面接入“块数据”智能底板、“雪亮工程”、数字化城管、信访云安访、12345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等各项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系统。在政务信息之间建立桥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信息采集、整合综合治理的信息。

三是加强城市社会治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开通省综治信息系统与市“织网工程”社区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连接端口,解决基层网格员在省、市系统重复录入的问题,提高系统工作效率;以综治信息系统为基础,探索编织全市统一的社会治理信息网。规范刚性应用模块,推动社会治理数据资源互通共享,确保综治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完整、准确、更新及时、有生命力。推进基层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破除信息系统“条块管理,条强块弱”的格局。

四是整合综合治理信息与其他部门信息的融合共用。在社区网格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特别是对于出租屋管理、人口管理、计生管理和安全管理等信息相关性高、变动频度高的信息资源。通过业务协同、流程优化、数据共享等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市、区、街道的三级联动。

五是健全社会治理数据“一次收集”“多方共享”机制。在公安和网格现有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城市社会治理大数据云平台,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健全城市社会治理数据“一次收集”和“多方共享”的机制。形成实时、在线、共享的新、准、实的数据信息,供各部门统计分析和决策使用。

六要建立便于重大风险预防排查的公共安全隐患数据库。对各类公共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统一完整的“安全隐患数据库”,定期对安全隐患开展有针对性的排查,录入统一数据库,并相应设立不同的安全隐患等级指数,通过安全隐患ABCD等级颜色管理,实现安全隐患自动提醒和督促督办。开展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摸排工作,注重“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重点领域,包括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扩大矛盾纠纷排查面,延伸服务触角,发展工业园区管理处、城中村管理处、物业小区管理处等作为矛盾纠纷上报信息联络点;二是突出重点对象,包括精神障碍患者、社区服刑人员、重点信访隐患当事人等;三是突出平安志愿者上报,要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多元化、立体式、不留死角。

(陈文,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侯麟军,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为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Z2020A004)阶段性成果。】

(原标题《推进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