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径。“十四五”期间,深圳提出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84.53岁。
近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健康工作,今年更把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6月9日,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召开宝安区老龄健康工作会议并举行宝安区老年健康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指导中心)揭牌仪式,该区老年健康专家库也同步成立。这一项项务实举措,将有力推动宝安健康老龄化进程,让更多老年人拥有“健康夕阳红”。

结构更优
四级老年健康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服务老年人
为贯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宝安区卫生健康局不断加强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区卫生健康局—区老年健康指导中心—医院—社康”四级老年健康工作机制,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此次指导中心揭牌成立,意味着补齐四级老年健康工作机制,结构更优,这也将更有利于调动卫健系统各单位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全区老年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老年人的健康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心,关乎民生福祉,老年人享有更健康的老龄生活,才能实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始终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成立老年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全区老年健康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开展老年健康工作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
在宝安区卫生健康局领导下,指导中心设在区慢性病防治院,区慢性病防治院负责组织指导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工作,着力构建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与此同时,依托辖区各级老年协会,深入了解辖区老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需求,进一步提高健康养老服务普及率和服务质量,让宝安区老人乐享幸福晚年生活。
在四级老年健康工作机制中,作为为老年人提供疾病诊治服务的医疗机构,将加快发展步伐。全区所有的公立医院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为老年人就诊、转诊、检查、住院提供就医便利。“我们要继续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延伸老年医学科服务内涵,提升老年医学科特色学科水平。”宝安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含中医类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含中医老年病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团队更强
聚集“最强大脑”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是近年来导致老年人群失能的重要原因。从偶尔忘事,到什么也不记得,往往只需要几年。深圳已将AD8及MMSE两个量表加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健康管理项目,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可在家属陪伴下前往宝安区的社康中心,咨询并享有免费的失能(失智)早期筛查、转诊指导、干预等服务。
数据显示:随着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升,我国超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多种慢性病比例高达75%。促进老年健康、防控慢性疾病,则更需要一支高质量专家团队。
指导中心建立老年健康专家库,专家库成员由宝安区内老年健康领域专家组成,将对老年健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记者从这份老年健康专家库中发现,指导中心聚集辖区多家医院“最强大脑”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这些医院包括宝安区人民医院、宝安区中医院、宝安区中心医院、宝安区纯中医治疗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永人民医院、松岗人民医院、石岩人民医院、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涵盖老年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康复医学科、健康管理科、全科医学科等。
在推进健康老龄化进程中,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尤为重要。指导中心将通过老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敬老月、全民营养周等宣传活动,积极宣传老年健康知识和老年健康政策,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此外,社康机构也将开设照护技能、健康管理、老年营养等特色课程,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
指导中心不仅关注老年人健康素养,指导实施老年人营养改善行动,加强老年人功能维护,发展老年康复服务,还将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安宁疗护服务。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老年健康专家库将为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提供智慧。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将为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中医药健康服务,提升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

“医”靠更稳
老年人在家门口可享专业医疗服务
“医生护士就像家人一样对我悉心照顾,回去后我一定会向亲朋好友推荐这里。”燕罗街道罗田社区居民赖阿姨竖起大拇指,她在宝安中医院颐年社康中心住院,医生、护士的周到服务令她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更让赖阿姨感到舒心的是,她可以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医疗服务,不用奔波到大医院看诊。
宝安中医院颐年社康中心不仅解决了辖区居民在家门口看病难问题,更以其特色的中医医养融合模式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目前,我国90%左右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9073”养老服务体系意味着更多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健康养老服务是老年人最急迫、最突出的现实需求。
在打造老年友好社区的探索上,宝安区成果显著。新桥街道万丰社区荣获全国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宝安新安街道新乐社区正在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近年来,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多措并举,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提高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水平,提升老年疾病诊治服务能力,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给老人稳稳的“医”靠。
指导中心将携手辖区医疗机构,做实做细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开展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到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70%以上。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守门人,他们将失能、高龄等老年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拓展签约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到2025年,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开展高龄老人健康关爱试点工作,为80岁及以上的失能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巡诊、护理、康复等入户健康服务。
针对市民关注的医养结合,在宝安区卫生健康局指导下,指导中心将整合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方式,拓宽居家社区医养服务。通过推广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互联网+居家照护”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上门诊疗、检查、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全方位的居家照护服务。
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将创新工作机制,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扎实做好老年健康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健康照护等工作,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走出一条宝安区老年健康体系高质量发展之路,用心用情擦亮“幸福老龄”底色。
(原标题《让更多老年人拥有“健康夕阳红” 宝安区老年健康指导中心揭牌成立》)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董晓敏
读特热榜
1四川阿坝红旗桥发生垮塌,大桥今年才建成,官方:无人伤亡
2十五运热评|玩转“赛事+旅游”,深圳是“有点东西”的
3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海底光缆通信网 助力珠海“海上新基建”
4商务部回应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
5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出席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6十五运男子50米蝶泳深圳陈俊儿第八:调整状态拼主项
7十五运会火热进行中,免费专线来了!还有这些路段、站点有调整→
8重磅突发!软银415亿美元清仓英伟达,AI风险藏不住了?
9套现5.77亿元!格力电器等减持闻泰科技股份超1244万股
10美股速递|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英伟达跌近2%
IN视频
鹏友圈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光影逐梦,声动丽水!企摄协(深圳)会员个展亮相2025丽水摄影节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 通讯员 盛传海)11月8日,以“新质创造 万象竞生”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摄影界的年度盛会,本届摄影节以开放性、国际性、学术性、产业性、多元性五大特色惊艳亮相,七大展区联动呈现18531幅全球佳作与1335个精品展览,各项数据均创历届峰值,为观众带来沉浸式光影盛宴。 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受邀参展,携两大核心内容登陆摄影节,绽放独特影像魅力。其中,第十三届“沣标杯”国际听障摄影展重磅亮相,用无声镜头捕捉世间温情与生命力量,传递跨越语言的视觉共鸣;同时,协会王琛、陈德高、陈玉春、卢绮平、罗晓韵、刘小惠、吴永坤、雷尊惠8位优秀摄影师的上百幅力作集中展出,作品涵盖人文纪实、自然风光、艺术创作等多元题材,以精湛的摄影语言诠释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摄影盛会中,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以影像为桥,既展现了协会会员的创作实力,也为丽水摄影节注入了来自深圳的艺术活力。油泵厂园区3号馆内,每一幅作品都在诉说独特故事,诚邀各界摄影爱好者莅临品鉴,共赴这场光影之约!#读特小记者#

赏花拍照。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