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医学会2023年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召开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文/图
2023-06-10 18:25

6月9日-10日,“深圳市医学会2023年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深圳市健康体检管理医疗质量控制培训班及第二届大湾区论健”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健康体检与管理》杂志社、广东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支持,深圳市医学会主办,深圳市人民医院、市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市健康体检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联合承办。

本次会议以“探索学科创新示范,赋能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质控重点工作、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心身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数智服务与主动健康、肿瘤早筛与预防、免疫力与健康管理、学科质量管理、学科临床研究与应用等重大问题及热点内容。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咖、专家以及学科带头人,通过1场主论坛和5场分论坛展开学术交流,报告学科的动态、趋势和成果,贡献建设性的智慧和主张,发现富有活力的新势力、新能量,推荐具有价值的新技术、新模式,引领在新发展规则下的有效调整、数字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郭清介绍,近年来,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积极推进“533健康管理工程”。5就是5G,指的是通过大数据、穿戴式设备和人工智能系统,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赋能,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穿戴式设备,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第一个3是指健康管理的做法,即“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第二个3是指健康管理的覆盖面,即“三全”: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533”通俗的说法是“我的生命健康生生不息”。

郭清指出,随着便携式可穿戴监测设备的发展,在健康管理领域,推进5G网络和医疗健康可穿戴设备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日常生理指标的自我监测对病情控制极为重要。结合5G网络和可穿戴设备的监测系统,可为每位居民建立健康监测和疾病预警模块,为居民提供居家保健支持,社区医生和健康管理师通过患者实时上传的生理数据,对其饮食、运动及药物干预方案进行调整。通过5G技术,将家庭成员的生理数据传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疾病即刻诊断与干预,并探索实现急性不良事件的预警预测,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管理服务模式。5G+“三早”健康管理系统还可与现有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患者院内、院外连续跟踪和干预,并通过院外健康干预建立后续就医就诊计划。对于医生而言,还可利用融合了生理数据、生活方式、遗传信息等于一体的智能健康评估系统对疾病进行辅助诊断,并通过AI模型对患者实现主动健康监测,在必要时可辅助医生进行治疗计划调整。依托5G技术创立“三早”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能够真正意义上助力“促健康、防重病、管慢病”艰巨任务的完成,切实推进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当前,我国健康管理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健康管理医学学科的创建和健康管理医学服务落地实施。

作为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务委员单位、深圳市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深圳市健康体检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旗舰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近年来快速发展,荣获复旦排行榜专科综合、声誉排名第十位,华南区专科声誉第一。

面对新形势,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借助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实现医疗信息互通及资源共享,加强与专科合作,与临床无缝对接,集合高端专家资源,提供专家电话远程会诊等服务,创新性开设早癌筛查门诊、体重管理门诊、体检保健专诊、综合门诊等4个特色专诊。院外与企业共建6个“健康联合体网络工作站”,形成“六位一体”医健结合模式。设立的健康小屋,将健康管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形成“1+1+N”对接模式(深圳市人民医院+网络医院+N个健康小屋),形成医院-社区基层-居民的三级服务体系,率先打造“互联网+医疗”全程健康管理体系,实现院内外全程闭环慢病管理服务,有效促进分级诊疗,真正发挥健康管理在慢病防治和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原标题《专家聚深研讨健康管理》)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