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进行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深圳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走进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森 通讯员 翟雅琦 文/图
2023-06-07 09:07


6月6日下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深圳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走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市、区两级6位宣讲员结合自身专业和工作,分享交流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阐述了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并对深汕特别合作区奋力打造重大产业项目承载地、新引进重大项目目的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驱动器,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建言献策。

“宣讲员们深入阐述了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深汕发展定位,对我今后参与双招双引工作大有帮助,也让我对深汕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向广大企业家、创业者推介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党政办公室宣传助理刘凯旋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带着工作中的思考,她仔细聆听、认真记录。深汕合作区60名党员干部群众一同倾听了这场宣讲,现场学习氛围热烈,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至此,“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深圳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已举办十二场,实现对深圳各区、新区、前海合作区及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全面覆盖。“党的二十大发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这一系列主题宣讲活动的举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袁晓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深圳市委宣传部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邀请各行各业的宣讲员,深入全市各地宣讲阐释,加深了干部群众对这一重大主题的理解,有助于全市各界更好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将深汕打造为深圳高质量发展东部战略支点

袁晓江在宣讲中提出,深汕特别合作区战略地位特殊,是深圳往东发展的战略支点,对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他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后发展区域,有条件有能力构建更加高效的产业体系,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成为深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载地,营造龙头企业和中下游中小微企业欣欣向荣的产业生态。

袁晓江认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相似,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赓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用精气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汕特别合作区一定能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中干出一片新天地。

青春绽放基层 再写畲寨新篇

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红罗畲族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蓝玉霞在宣讲中分享了在深圳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落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心路历程与思考感悟。

以动人的故事引入,蓝玉霞讲述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畲族人民筚路蓝缕,将村寨从大山沟里迁出,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老一辈的人年纪大了,需要有人接下接力棒了。”看到父辈为家乡四处奔走实现的村貌巨变,她放弃城市里稳定的工作,跳出生活舒适圈,回到相对艰苦的家乡,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干部。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宣讲中,蓝玉霞紧紧围绕这一关键字,介绍了基层培养青年干部、提供青少年公共服务、服务青年返乡创业等方面的经验。

落实双碳目标 推进能源革命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粤工匠,中国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调试中心专项试验资深专家周创彬1991年进入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工作,三十多年间深耕一线,实现了多项核能技术的创新突破,参与并见证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壮大的过程。

宣讲中,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发展核电对于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发展核电是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重要途径。广东作为核电大省,是国家优先发展核电的重点省份,要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保障全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给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宣讲中,周创彬介绍了深圳这一创新之都对核电发展作出的贡献,号召广大核电一线工作者发扬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矢志不渝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努力奋斗。

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深汕高质量发展

如何破解深汕发展起步晚、资金少、手续难等问题?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改革和财政局(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区国资党委副书记游鹏飞通过宣讲,总结出深汕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效”三大“方法论”。

游鹏飞介绍,针对起步晚,深汕锚定市委、市政府战略定位,聚焦以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有序指引安排空间布局、产业格局、重大项目、配套政策等各项发展事项;针对资金少,深汕通过做大做优固投、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跨越式投资发展;针对手续难,深汕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容缺受理、批复等机制,提高项目推进效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宣讲中,游鹏飞还介绍了下一步深汕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引科技创新伟力 打通供需两侧市场经济通道

优合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依靠打通进口冷冻食品供应链全部环节的行业头部企业。优合集团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总经理刘洁围绕发挥科技创新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驱动力量进行了主题宣讲。

她结合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科技创新对于梳理农业产业链、保障食品安全、打通农产品交易融资壁垒等方面的作用,深刻印证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论述。

刘洁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圳唯一拥有大片农村的区域,是深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引入深圳“创新之城”优势,以科技创新成果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开创新局面,深汕大有可为,非常适合创新的传统农产品进口冷链行业落地,优合集团愿发挥金融、科技等方面综合优势,用好小漠国际物流港等综合优势,助力深汕冷链行业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打造小漠国际物流港 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港产城融合发展,是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突出优势。宣讲中,深圳港集团深汕港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深汕港口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耀深入讲解了深汕实现现代物流业与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高度融合和协调发展的规划与路径。

郭耀认为,高标准打造国际汽车运输枢纽港是深汕解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密码。当前,小漠港正抢抓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速增长期的市场需求,高标准规划、快节奏落实,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快速打通国际国内航运线路,实现现代物流业与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高度融合和协调发展。

据介绍,远景规划年通过能力达7500万吨的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是深圳港“一体三翼”战略布局中的东翼港区,是承接深圳港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平台,将被打造成为深圳港东翼发展核心港、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港、华南外贸汽车滚装枢纽港。

(原标题《鼓舞新城建设 共谋产业大计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深圳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走进深汕特别合作区》)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森 通讯员 翟雅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