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吃“聪明药”?家长且慢,小心害了你的孩子

2016-05-23 02:37
摘要

距离高考不到半个月了,一些所谓的“聪明药”却在家长的朋友圈火爆起来。真相到底如何?

4427a8af-9f35-4e62-92ba-416d236de5f0_size96_w400_h293

距离高考不到半个月了,一些所谓的“聪明药”却在家长的朋友圈火爆起来。一些商家利用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贩卖各种“聪明药”“、“促智药”,据称“专为增强记忆力、专注力和精力设计,可帮助人的大脑保持高峰状态”。真相到底如何?

卖家:“聪明药”能提高记忆力还能减肥

2016051800151067

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上一家店铺,当询问是否有“聪明药”卖时,客服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名为“利他林”的药物。

在该药的商品介绍中标明,利他林俗称聪明药,药用名是哌醋甲酯缓释片,由瑞士一家制药厂生产,功能中写着:增强记忆力,使思维更灵活,治疗注意力缺陷障碍,兴奋精神、消除抑制与忧郁、解除疲劳感。

客服告诉记者,这些药都是进口的,利他林可以直接服用,每周2-3次,每次1片。“副作用可能都会有一点,有些人会有点轻微的厌食。”同时,她表示吃这种药还有减肥的效果。

那么,有没有人购买呢?客户表示,专门有一个买家微信群,“里面都是买过的小伙伴”,但当记者要求进群时却遭到了反对;“先付款再进群。”

随后,记者在某网站搜索“聪明药”,发现这类商品不仅有药片,还有茶,价格在200~500元不等,店家都声称,这些药和茶能提高记忆力、提升智力。

专家:不会变聪明只会更兴奋,长期服用会中毒

fb6f57cc-aef0-47e9-94a5-f8a16748afc7_size29_w450_h274

利他林到底是什么?记者随后采访了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王建医生,他介绍,利他林、莫达非尼等都属于中枢兴奋药,而且是处方药,主要用于对抑郁症、持发性嗜睡和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严格评估后,才能给患者使用。”

王建说,此前也有考生家长,在看病时咨询“有没有增强记忆力的药物”。这些中枢兴奋药,不是让人聪明、而是让人产生“不累不困”的感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通过药物延长了一个人清醒的时间,而不是让人的智力得到提升。“正常人服用还会引起药物反应,如果长期服用会出现躁狂、精神紧张、兴奋等中毒症状。”

成都一家三甲医院神经科的专家认为,这类药有让人兴奋、延长兴奋时间的功能,所以人体消耗的能量更多,服用之后可能会比以前更累。对于考生来说,不是提升智力、取得好成绩的有效办法。“建议考生调整心态,遵循规律的作息,适当增加营养。”

读特新闻+

吃“聪明药”,聪明反被聪明误

学生吃“聪明药”并非中国独有。

据韩媒报道称,在韩国首尔江南区一带,家长为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给孩子注射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84元)一针的“聪明针”。据英国BBC报道,在现今英国大学校园中,最受欢迎的兴奋剂是莫达非尼。而澳大利亚的大学生为了在学业上能有好表现,也仰赖利他林(Ritalin)帮助精神集中,有时甚至也会吃镇定剂帮助情绪平复。

但是不管是国内国外的专家都认为,如果滥用这些“聪明药”,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莫达非尼:抑制睡眠,并不能增进智商

mp61392699_1456889305990_4

莫达非尼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名的“聪明药”。号称部队士兵以及飞行员都在使用的聪明药效果有多大?

实际上,莫达非尼是一种强效影响睡眠觉醒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等疾病。其对脑内多巴胺转运体有一定的亲和性,可增加脑内多巴胺的释放,同时也能够影响脑内其他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的释放,使得大脑能够长时间的处于觉醒状态,抑制睡眠。

文献报道在睡眠剥夺48小时的条件下,服用莫达非尼的正常人模拟飞行的出错率更低。这是因为长期睡眠剥夺会对人体认知操作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飞行员或者士兵需要长时间保持清醒时,可以服用此类药物。

相对于熬夜后的疲惫,莫达非尼确实能够增加学生熬夜后的精力和注意力,变相延长了学习时间,但莫达非尼本身并不能改善记忆力或者增进智商。长期使用莫达非尼是否安全、是否可能导致心血管或代谢的风险、是否会有中枢神经的不良反应,都是未知数。能够明确的是,长期缺少睡眠,会导致机体内部环境的紊乱。睡眠是人体节律以及环境调节的必要过程,不能肆意妄为的剥夺睡眠。

利他林:管制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极多

u=440394144,17998296&fm=21&gp=0

比起哌甲酯,更加有名的是它的商品名利他林。哌甲酯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ADHD)的药物,被认为通过阻断突出前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同时增加这些单胺物质释放到神经元间隙中,从而兴奋中枢,达到治疗目的。

根据《2013年中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哌甲酯属于一类管制精神类药物,不得擅自使用,即使是专科医生,每张处方的处方量也有所限制。

哌甲酯的不良反应极多,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包括失眠、焦虑、精神低落、不安、神经质、厌食、头痛、头晕、感觉异常、多汗、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且过量服用容易造成药物中毒。哌甲酯同样不能提高记忆力,增进智商,只是兴奋中枢,且毒性较大,如果贸然用这类药物“变聪明“,不仅得不偿失,而且也是违法行为。

奥拉西坦/茴拉西坦:治疗老年痴呆,有副作用

这两个药物都是吡拉西坦的类似物,可以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合成,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从而使大脑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在临床中多作为脑代谢功能促进剂使用,主要用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引起的记忆与智能恢复

根据文献报道,这类药品可以引起皮疹、胃部不适,也有患者出现精神兴奋和睡眠异常。该药也为处方药物,不能贸然使用。

看来,商家宣称的无副作用能“促智”的“聪明药”并没有那么神奇。是药三分毒,这句话所言不虚,每一种特定功能的药物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用药之前,不能盲目听从天花乱坠的宣传,更应该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药师。比起想办法找到“聪明药”,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学习。勤奋和坚持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学习没有捷径可言。最后,祝广大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科普中国

编辑 小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