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渔业资源,共建和谐生态!深圳渔博会渔业资源养护科技论坛举办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2023-05-12 22:38

5月12日,深圳市渔业发展研究中心举办了“2023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养护科技论坛”。

论坛邀请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荣小军、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张殿昌、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颜阔秋、深圳市水产学会理事长杨小立、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工杨建洪等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领域和资源养护方面的专家,围绕渔业资源养护主题,从国宝鱼黄唇鱼的救助和繁殖技术、南海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国家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建设与发展、渔业资源养护与外来物种关系的思考、深圳市近年来渔业环境监测技术等角度,作了深入探讨,共话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深圳严格落实南海伏季休渔制度,每年持续不间断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大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和海洋生态修复。目前建成了杨梅坑、鹅公湾、东西涌三个人工鱼礁区,涉及海域面积达764公顷。2014年创新设立的深圳湾禁渔区,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效果显著,重现了鱼鸥翔集、候鸟迁徙的美丽图景。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赋予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使命,渔业生态和渔业资源养护迎来了崭新的历史机遇。与会专家认为,深圳所处的南海海域,生物资源物种数目占全国对应物种总数的82%,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海域之一。深圳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创新利用南方特别是南海的渔业生物种质资源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呼吁,在深圳建设南方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迫在眉睫。深圳要在前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资源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海洋渔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规划,加快建设种质资源分库,保存活体、标本、细胞和基因等多类资源,建立大宗、名优、濒危和病原等特色库,成为数据汇交、应用示范和科普教育中心。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养护渔业资源,共建和谐生态!深圳渔博会渔业资源养护科技论坛成功举办》)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关越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