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走进宝安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文/图
2023-04-21 10:02
收录于专题:专题 | 宝安文体
摘要

4月20日,第十四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采风团走进宝安区

4月20日,第十四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采风团走进宝安区。本次采风团由南帆担任团长,团员包括丘树宏、林那北、龙一、兴安、衣向东、周瀚等作家。

畅游滨海文化公园

4月20日上午,采风团一行从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湾区之声)出发,一路畅游滨海文化公园,登上巨型摩天轮“湾区之光”,伴随着摩天轮的缓缓上升,宝安中心区美景渐渐呈现在眼前:大海波光粼粼,蜿蜒的沿江高速,银白色的空中滨海廊桥将摩天轮所在的滨海文化公园、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宝安区体育馆、青少年宫、图书馆等地标文化设施串联一起,一幅海城融合、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亮丽图景尽收眼底。

在“湾区之光”摩天轮上向下俯瞰,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丘树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感到非常骄傲!“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海城相接,亦能由此美景展望深港两地的未来发展宏大蓝图。”丘树宏认为,宝安区的建设成果是现代化城市的楷模,“不管是从规划、设计、建设还是管理,都体现出现代化,未来可期。”

参观钟书阁和绮云书室

采风团一行走进了有着“最美书店”之称的网红打卡点——坐落在宝安欢乐港湾的深圳钟书阁书店。走进钟书阁,作家一行就被螺旋书架吸引,高耸的通顶书架,琳琅满目的书籍一直延伸至天花板,十分壮观。采风团一行赞叹时尚前卫的设计非常契合宝安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气质。

当天下午,采风团还参观了深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私人书室建筑——历史悠久的绮云书室以及深港两地仅存的纪念清代广东巡抚王来任的王大中丞祠等文物单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郑毓秀就是从绮云书室走出来的名人,如今,绮云书室发挥了当代价值,已成为西乡小学国学讲堂,当天西乡小学正在举行《国旗礼赞》队会课,也让作家一行深深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西乡小学安全办主任卢恺在接待作家一行时介绍,西乡小学正在致力于发展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打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希望孩子们成为勤奋向上、自强不息的好学生。此次“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采风团的到来,我们很欢迎,也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孩子能够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书写我们美好多彩的西乡。”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文联主席南帆评价说:“深圳现在是改革开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此次在宝安参观了深圳钟书阁和绮云书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深圳、尤其是宝安区也将会是文化的排头兵。从传统到改革开放,深圳的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体,我想会一直源源不断产出高质量文化的发展成果”。

沉浸式体验西乡非遗文化

4月20日下午,采风团一行在宝安西乡沉浸式体验了一把非遗文化之旅。恰逢一年一度的宝安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举行期间,作家一行逛庙会、拜北帝、品盆菜、吃平安包,感受宝安非遗传承。西乡北帝古庙历史悠久,已有500余年历史,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本是为庆贺北帝生日而举办的民间传统的文化活动,现在已经是西乡人民以及从西乡走出去的港澳台同胞同宗同源的文化盛会,也是深圳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北京联合大学艺术总监、作家、编剧、书法家衣向东为宝安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一系列活动点赞,衣向东认为,西乡大力发扬和传承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凝聚宗亲民众力量,培养传统文化自信,增强西乡人民的归属感,老百姓幸福指数很高。

丘树宏表示,有人常问深圳的文化之根是什么?今天到宝安一看,他心中有了结果,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共生,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一方天地。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