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的农贸市场、随处可见的便民服务……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南山区在精细化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通过践行系列民生实事,既“绣”出城区整洁美丽好风景,又“绣”出城区居民幸福美满好生活,让“面子”更光鲜、“里子”更实在。通过文明城市建设,为创造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南山样本积累经验,推动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建设以更高标准示范、在更高水平发展。
让市民买得称心吃得放心
“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变得像超市一样,买起菜来更加放心、舒心了。”多年来,王阿姨都在南山区源民市场置办全家的一日三餐,见证了市场升级改造和变化的她,对全新的市场面貌大为赞叹。
改造后的农贸市场让市民购物更加舒适。
南山区扎实推进农贸市场环境提升,彻底改变过去农贸市场“脏乱差”形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7家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全部安装了智能电子秤、监控摄像、农残检测仪、客流分析仪、红外测温仪等智能设备,形成智慧化管理,将市场信息、商户信息、检测结果、客流情况、价格信息、交易情况、索证索票等向公众实时公示。其中,智能电子秤全部接入市计量院平台监管,数据实时上传,从根源上杜绝缺斤短两现象。
为巩固整治成果,去年下半年开始,南山区在全市首创成立一支辅助巡查人员队伍“扎根”市场,以专项集中治理与严格日常巡查监管相结合,为市民打造整洁干净的消费环境,守护好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据介绍,辅助巡查人员通过对辖区内18家农贸市场进行分类,按照市场分级情况进行每日巡查,同时围绕商户有无售卖过期、变质、伪劣食品,有无做到生熟分开、干湿分离,有无售卖野生动物等内容,定期开展食品专项排查行动,保障市民放心消费。
“在日常巡查监管中,我们都会要求所有商品明码标价、明码实价,并且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市场供应及价格稳定情况,避免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情况发生,既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切实做到保供稳价惠民生。”南山区市场监管局辅助巡查人员彭旭升表示。
同时,南山区不定期开展农贸市场从业人员创文知识培训,通过到点走访、组织培训会议、知识问答等形式,围绕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经营秩序、文明素质、礼貌服务等方面,向各农贸市场从业人员讲解与之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南山区还首创“农贸市场清洁广播操”,每天因时因场制宜,带动商户整理档位、自扫门前三包区域,养成文明习惯,为市民提供更加文明公平、舒适整洁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文明意识,让“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仅是南山文明创建成效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南山区通过整治农贸市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等,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扎扎实实练好内功。在一件件细微小事中体现城市文明,让一批批社区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得以焕发新生,让文明创建工作成为“四季春”,创造出文明创建工作中最直观、最让居民有获得感的改变。
便民服务箱解居民燃眉之急
迈入赤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门,右手边显眼处摆着一个便民服务箱。通过图案标识,可以轻松识别出每个功能分区,比如爱心用伞、医药物品、灭火器、便民工具箱,甚至还有便民针线包等,方便居民取用。
便民服务箱虽小,但却是密切与社区居民沟通的纽带。去年底,退烧药一度一药难求,社区以便民服务箱为载体,设置爱心共享药箱,通过接收居民、企业捐赠的形式收集药品,用于缓解社区老弱病残孕等重点人群的购药难题,形成互帮互助、共享爱心的良好氛围。
位于招商路旁的花果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设置了一个“体型虽小、五脏俱全”的便民服务箱。据现场志愿者介绍,因为旁边就有社区的电动车上牌点,经常会有居民遇到电动车螺丝等部件松动问题,就会来便民服务箱借用扳手、螺丝刀等工具修理自己的爱车。
类似的便民服务箱在南山区每个社区都有一个。为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的基础上,南山区搭建了“1+8+101+N”的文明实践活动网,即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街道实践所、101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25个在公共文化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挂牌成立的特色文明实践点。这些遍布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基地,让志愿服务广泛布设在居民聚集区、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等各类重点场所,确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便民利民,使文明之风紧密联系着每位辖区居民。
如今,在南山区街头,随处可见的红马甲与西装、格子衬衫一同成为了城区风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让便民利民服务广泛延伸至城区各个触角。截至目前,南山区累计注册志愿者2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1%,每6个南山人就有1位志愿者;仅2022年一年共发布4.2万个志愿服务项目,组织53.6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平均每天有115个志愿服务项目、800多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
(原标题《“面子”更光鲜 “里子”更实在 南山“绣出”好风景好生活》)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小聚
00:55
“暖医宝安 宝安中医药养生游园会(秋收篇)暨传统养生功法进万家”活动举行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9月29日,“暖医宝安 宝安中医药养生游园会(秋收篇)暨传统养生功法进万家”活动在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市民广场举行, 该系列活动是宝安区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的文化品牌,也是2025年宝安区卫生健康10大便民行动之一,以“岐黄有术 健康有我”为核心理念,以“时令养生”为主题,将专业的中医药知识转化为可玩、可学、可带走的趣味体验。#读特小记者#
库坑社区“家园共建 友邻有爱”亲邻共治项目圆满落幕, 居民共享暖心服务 (通讯员:刘子达)近日,库坑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家园共建 友邻有爱”— 亲邻共治实践项目顺利完成全部活动。项目聚焦 “住有宜居”,通过 12 场特色活动,直接服务社区居民 248 人次,有效拉近邻里距离,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项目围绕居民实际需求设计四大核心内容:志愿者培训拓展活动组建起社区志愿队伍,通过专业培训,为社区服务注入新力量;志愿者应急急救培训教授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实用技能,提升社区应急保障能力;10 场 “邻相聚,趣味浓” 微课堂覆盖全年龄段,青少年手工、亲子绘本共读、长者健康讲座、端午包粽、中秋做月饼等活动,让不同群体在互动中增进感情;社区日常服务则持续收集民意、宣传政策,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居民纷纷表示,活动不仅丰富了生活,更让大家从 “陌生人” 变成 “邻里友”。下一步,库坑社区将总结项目经验,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推动更多惠民项目落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新格局。
梅林街道翰岭社区成功举办民族团结中秋邻里节 9月27日,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翰岭社区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由梅林街道指导,翰岭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的民生微实事项目—"石榴抱月圆 翰岭融情暖"民族团结中秋邻里节活动在这里温情上演。作为梅林街道百千万工程——籽籽同心·幸福翰岭系列活动的一环,活动通过文艺展演、文化体验、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秋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主持人介绍完活动情况与到场领导后,翰岭社区第一书记肖秋成发表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始。 活动在社区老年协会带来的欢腾热烈的腰鼓表演中正式开始,铿锵的鼓点敲出了各族儿女对祖国的深情祝福。随后,新疆舞《绽放》将民族团结之花的绽放舞出别样风采;电吹管与葫芦丝合奏的红歌联奏,以悠扬的旋律唤起红色记忆,展现各族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一首儿童合唱唱出祖国未来花朵们蓬勃向上的精气神;交谊舞《北风吹》与典雅端庄的羌族民族服饰走秀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感人至深的诗朗诵《翰岭邻里情》表演后,一首大合唱《共和国之恋》为演出完美收尾。八个各具特色的节目,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理念与社区各族人民的家族国情怀。 活动现场设置的民族文化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参与,大人小孩一起动手制作民族侗鼓和中秋灯笼,在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乐趣的同时,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看着自己制作的作品,收获感满满。 互动游戏区更是人气爆棚,民民们纷纷在“民族团结宣言墙”上留下自己的“宣言”,投壶和月饼套圈等互动游戏区也欢声笑语不断。居民们通过趣味游戏不仅收获了欢乐,更增进了邻里情谊。活动中,不同民族的居民携手参与游戏,互相加油鼓劲,生动展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此次活动是社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传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