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令世人瞩目的“深圳速度”和“深圳模式”具有样本意义,镌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史书中。这部史书,就是由这个城市一代又一代奔着伟大而来的人们一笔一笔写就的。他们抒写城市奇迹,我们记录他们的故事。近日,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金融作家李晓红的非虚构文学《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获得专家好评。
每一座城市都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书。深圳尤应如此。
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刻着人类文明的生成与绽放。深圳不仅有几千年前的咸头岭文化、几十座见证了客家人繁荣兴衰的围屋、久经历史风雨大鹏所城,更有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留下的大量珍贵文献、学术成果、创新产品。某种程度上,它们不仅合成了一部深圳的改革开放史,同时也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因此,记录这座城市的成长,记录深圳的一切,成为作家创作的初衷。
“敢闯敢试”是立根于深圳这方热土的自强之种,经由无数人心血与汗水的培植,日益繁茂,硕果累累。为企业“立传”,为深圳创新“立言”,亦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致敬。在《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这本书里,作者从金融工作者的角度,探索这个“创世纪”群体如何与时代、与金融携手并进,进而拼接出属于激荡时代的长卷一角。这其中有推动中国生物原创药产业和科创板进步的“深圳40年40人”之一的科学家鲁先平,也有潜心深耕艺术与文化领域、获得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陈少琪。有以数十年经历写就商海传奇、躬身入局做慈善事业的古稀老人陈坤海,也有海归博士、光电精英85后企业家洪鹏达在政府和金融机构举办的创新比赛中一举夺魁、获得国家专利近百项。有致力于做民族精品时尚的珠宝设计师,将中国时尚翘楚世界舞台的叶向洲,还有成就教师梦想、默默耕耘的摆渡人、80后知名教育家彭美芳……他们用自己的拼搏悄然改变着深圳知识与创新格局,也以自己的梦想砥砺前行,续写着“深圳故事”,从中获得深深的家园感和归属感。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兼任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阎雪君总结该书:语言的时代鲜活性、时空地域的全球性、人物性格的鲜明性、行业领域的专业性、大开大合的创作纵横性。他认为:李晓红通过采写这几位深圳人智创故事,成功描述了深圳“头脑风暴”,给予人们借鉴的成功经验,但她没有用宏大的叙述、宏大的定论,而是站在金融人的视角,以金融女作家特有细腻,用细小的节点、细小的亮点来组成人物的精神形象,立体、生动、浪漫,不乏幽默,同时反映出金融和金融人与城市发展的息息相关、血脉相融……深圳的创业者们,能够在春天的及时雨里及时书写春天的故事,适时谱写创业旋律,可谓是时代的骄子,创业的楷模。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作家王国猛博士认为:《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并不是一部在“求全”上着力的作品,但被记述者均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作者平实真切的叙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呼之欲出,很难不令人产生共鸣。他们为什么阅尽风光最终选择从这里扬帆起航?他们为什么几经浮沉依然对这里爱得深沉?掩卷后自会了然于心,因你身边必然不乏令你联想到书中人的实例,“闯”的精神与“创”的劲头是他们的共性。这无疑是最好的港湾,是特区、是窗口,是先行地,是试验田……这里最开放也最奇崛,这里最艰辛也最包容,这里对能者与优者的奖赏最丰厚。
李晓红是省、市作协会员,深圳市第六届文代会代表。已出版非虚构文学《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随笔集《远方以远》等,文章刊发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文学》等报刊平台百万字,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三等奖、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学习强国》“湾区追梦”征文二等奖,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金融品牌主流媒体宣传联盟授予的“品牌宣传楷模奖”,连续两年获得市“青年突击手”称号。近年来重返文坛后,深耕深圳,佳作频出。
《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是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我们深圳》系列丛书之一。这些属于深圳人共同的“记忆”里,有泪,有痛,更有热泪和痛快,她说:每个深圳人都能从这本书中看到自己一路闯关的影子……
(原标题《深圳女作家李晓红出版<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朱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