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湾区 双碳有我”!东莞这些科普进校园活动吸引约8000人次参与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23-03-20 18:42
摘要

3月20日下午,“美丽湾区 双碳有我”青少年生态文明科普讲座进校园与生态展示系列活动在东莞中学初中部举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与决策者,应当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达成“双碳 ”目标的中坚力量,成为“美丽湾区”的建设者。

3月20日下午,“美丽湾区 双碳有我”青少年生态文明科普讲座进校园与生态展示系列活动在东莞中学初中部举行,邀请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研究员刘颂颂、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教授赵秀娟现场互动讲座,进一步打开了学生对“双碳”与生态文明认识的世界。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东莞市花卉协会主办,莞城科学技术协会、东莞中学初中部、莞城科协志愿服务分队协办。

讲座上,生态学博士、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研究员刘颂颂做了《漫谈双碳——认识生物多样性》主题讲座。

刘颂颂是东莞林业科技学术带头人,从事森林生态恢复与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和科普工作多年。她讲解的内容主要有认识生物多样性、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从地球的诞生、到地球上生物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到五次生物大灭绝,到宇宙空间,再到人类登上月球,等等,用详实的数据及事例,深入浅出详解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爱绿护绿,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刘颂颂告诉同学们:“你,我,它,所有的生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息息相关,万物共生,我们要从种一棵树做起,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

当天,园艺学教授、博士赵秀娟作了《花卉与湿地保护》主题讲座。

作为历任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园艺系、园艺学院、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负责人,赵秀娟在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修复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赵秀娟从花卉、水生花卉、水生植物、湿地、湿地类型、广东湿地、湿地功能、湿地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在谈到广东湿地保护措施时,赵秀娟说,近年来,广东高位统筹强化湿地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修复制度,科学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把重要湿地纳入湿地保护体系,比如,以湛江为试点开展红树林综合利用实验项目,推进红树林及其周边生态养殖、碳汇交易、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等相关绿色产业建设,全面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像广东广州海珠、深圳华侨城、东莞麻涌、新会小鸟天堂等国家湿地公园举办的观鸟大赛、生态教育课程和湿地宣传活动,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还提高了民众湿地保护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各项保护措施的实施,不断推动广东湿地保护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了湿地保护“广东样板”。

据了解,从2022年9月开始至2023年3月,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东莞市花卉协会主办,东莞市中小学校、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协办了的“美丽湾区 双碳有我”青少年生态文明科普讲座进校园与生态展示系列活动,至此圆满落幕。

期间,主办方联合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中学初中部、东莞市莞城和阳小学和圣茵园,举办了10场科普进校园和1场生态展示,共约8000人次参与,邀请了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郑贵朝、王燕君、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刘颂颂等正高级专家5名和副高级专家3名,通过专家讲座和实物展示的方式,面向青少年强化“双碳”教育,将“双 碳”与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鼓励学校开发“双碳”与生态文明相关课程 ,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国情与世情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让青少年和市民认识“双碳”,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践行“低碳”生活,助推东莞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朝着广东高质量发展名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宜居宜业高品质现代化都市的目标迈进。

(原标题《“美丽湾区 双碳有我”!东莞这些科普进校园活动吸引约8000人次参与》)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