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全国两会之际,3月7日下午,马洪基金会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支持下,在银湖CDI大厦举办“问势2023”理事报告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教授一同“问势2023”。马洪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全程主持此次报告会。
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吴定海致辞中提到,党的二十大确定了宏伟目标和清晰的战略步骤,为我们绘就了未来发展的大“势”。要把这个“势”变成具体发展动力和实际行动,落地落实。希望深圳社科界能够为先行示范区、中国式现代化多建良言、出良策,把确定的“势”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教授以《中国经济波动与长期增长》为题作主题演讲。他认为,我们要以长远眼光看待市场发展,在长期发展面临挑战之下,要以更大的成本、更长的时间进行自主研发,保持开放,向全世界学习,把更多知识引流到中国。高质量发展更加重视知识技术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大自主创新。我们要发挥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增长潜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机制。
樊纲提出,中国的新能源技术、新能源设备现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要继续利用好这些亮点。在目前世界能源危机背景下,各国大力提倡碳减排,对新能源的技术需求会不断地扩大,因此这个机遇一定要抓住。同时他也提到,我们现在多数领域在跟随,接近前沿了,但是离前沿还有距离,人工智能我们虽然已经在前沿梯队,但革命性的创造还是欠缺的。比如最近的GhatGPT,我们就要反思为什么人家能有不断的革命性的创新,一旦出现革命性进步,我们就容易被拉开,这就提醒我们,如果不能紧追,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没有一个有效的创新机制源源不断创造新知识、新观念、新想法、新技术,就还是摆脱不了落后于人的状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教授以《我国中长期发展潜力与挑战》为题做主题演讲,他表示,我国要积极扩大内需,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产业集群水平、城市群分工协同水平,提升产业分工协调,创造出更大的产业间深度加工需求。
唐杰认为,中国创新进程与成效表现在,一是科研进步明显,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国家竞争的新赛道;二是中国发生最大的变化在于我们生产的产品的复杂性在提高,加工深度越来越深,进而推动产业集群高级化。他认为,深化产业之间的联系是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巨大市场的关键。
(马洪基金会供图)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要更加重视创新深化产业间联系——马洪基金会“问势2023”理事报告会在深举办》)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