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的中原大地乍暖还寒。2月16日早上7点多,城市的早高峰刚开始,马萧林就已坐到办公桌前。
“红旗渠230公里的管理渠线上,每天有200多人在巡渠,如果利用科技手段,只需30人就能解决管理问题,不仅节约成本,还能提高效率……”红色遗产保护利用调研一结束,马萧林便默默算起了“账”。
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工作经历的“老文博人”,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是坚守幕后的“国宝守护者”。2018年,他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此后每年他都会提交有关文物安全方面的提案,推动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

2月10日,马萧林(左一)在红旗渠调研红色遗产保护利用情况。受访者供图
2021年7月,受暴雨影响,河南共有400多处文物遗址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我国文物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马萧林说,虽然文博单位历来重视防火,但应对极端天气还存在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等问题。
通过走访文博单位、与应急管理专家座谈,2022年全国政协大会期间,马萧林提交的《关于提升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应急管理能力的提案》,对提升文博单位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系统性建设意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2月16日,马萧林(中)在河南博物院检查移动应急挡水板使用情况。新华社记者 任卓如 摄
“文物安全是底线、是红线、是生命线。”这是马萧林常说的一句话。
2020年,在走访河南新县、兰考县、台前县等地时,马萧林发现低级别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面临保护和管理难题。“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级别较高的,通常保护状况较好。相比之下,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巨大,但在资金政策支持、人员配备、陈列展示等多方面保护状况亟待改善。”马萧林说。
2021年全国政协大会期间,马萧林提交了《关于加强对低级别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提案》,针对性提出加大经费投入、革命文物资源整合打包、多部门协同保护利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建议。
马萧林很快收到了来自国家文物局的政协提案答复函。2021年末,国家文物局印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各地加大省级以下革命文物保护力度”。这份提案也被评为“全国政协2021年度好提案”。

2022年8月,马萧林(左三)在新疆哈密白杨沟佛寺遗址调研查看洞窟壁画保存情况。受访者供图
“文物,绝不是静止的古董,它是活着的历史,既要保护文物安全,也要让文物‘下凡’,走入百姓生活。”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马萧林一直思考的事情。
为了让甲骨文走到公众视野,马萧林多次到甲骨文发现地河南安阳实地调研,并与全国多位研究甲骨文的专家、学者进行探讨。2019年全国政协大会期间,马萧林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甲骨文宣传推广的提案》,从加快编辑出版甲骨文普及读物、建立宣传推广甲骨文的教学机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从首创考古盲盒掀起“考古热”,到跨界推出《唐宫夜宴》让文物活起来……近年来,马萧林带领河南博物院不断挖掘内涵、创新表达,尘封在博物馆的文物也幻化成鲜活生动的姿态,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

2022年2月,马萧林(右一)在洛阳调研博物馆文创发展。受访者供图
“文物本身就属于那个时代的‘顶流’,通过提取文物蕴含的历史信息、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表达、科技赋能,古老文物也能变成生活密友。”马萧林说,文物只有走进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
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马萧林带着5年来的履职积累,今年将继续关注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并就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提交提案。
【记者手记】
了解到马萧林委员工作很忙,记者特意提前约访,结果约了四次才得以成行。第一次打电话时,马萧林正在陕西参加文博会议;隔天再约,他已在安阳林州调研红色遗产保护利用。为接受采访挤出来的几个小时,也不断被来访者打断。
在守护文物的路上,马萧林总是步履不停。就连去食堂的半路上,他都会拐到消防站查看消防物资储备情况。熟悉马萧林的人都知道,他既是手铲释天书的考古人,也是博物场馆的“掌门人”,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对文物发掘、整理、研究、展示、保护等文博事业全流程熟稔在心,念兹在兹。
“守护国宝安全,心系考古研究,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是我的事业追求。”马萧林用近30年的工作诠释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原标题《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政协委员马萧林:在保护中传承 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这个知识你知道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