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剧 | 《夏花》:浓烈得像一幅梵高的画,心碎又迷醉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3-02-25 21:50
摘要

最近,有部低调的网剧《夏花》悄悄火了。

最近,有部低调的网剧《夏花》悄悄火了。

周围的姐妹们都在谈论着。社交媒体上,《夏花》话题热度也一路看涨。

这是一部都市爱情剧,主演是言承旭和新人徐若晗。

令人惊讶的是,这对CP竟然一点不违和。尤其言承旭,简直让人惊掉下巴,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竟然比当年的“道明寺”更有光彩。身体没变、脸没垮、关键是气质——少了年少横冲直撞的霸道,多了一份内敛与柔和。许多观众“入坑”都是冲着言承旭去的。2001年火遍亚洲的《流星花园》,道明寺曾经是多少女心中的白月光。如今少女们长大成人,做了妈妈,有了孩子。然而,言承旭依然魅力十足。有人说,这个男人,一定是被时光亲吻过。

《夏花》几乎是为言承旭量身定制。所有风格化的影像呈现都是在为他护法、加持,让萧寒这个角色超越道明寺,打破“道明寺”魔咒。而这,也是言承旭一直想要的。

“萧寒有种想笑时却难开颜的落寞”有网友这样形容男主角。

萧寒的出场自带神秘感和破碎感,他身上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去。他本应自信洒脱地追逐梦想,勇敢去爱,然而,之前经历的一段痛苦恋情,让他几乎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这个角色,让人心疼。

该剧编剧、导演赵晓磊说:“一个男人如果只是帅,难以长久被爱,帅的同时又让人心疼,会被爱很久!”隐匿伤痛,日常少言寡语的萧寒,不修边幅、落拓不羁,开口却异常温柔,这样的糙汉“人设”,焉能让人“不心疼”?

这部剧的运镜、构图、调色都十分讲究,带有强烈的艺术感。某些片段甚至可以做到截取其中任意一帧都能无限放大做壁纸的程度,质感令人感动。尤其是后期调色,近年来,要么流行冷淡的莫兰迪灰、要么是清汤寡水的阿宝色,要么是满是青草味的小清新,浅看一下是优雅,看多了还真有点冷。《夏花》非常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独树一帜。它选择了饱和度低而颜色对比鲜明、大面积的色块作为全剧的主体色调,尤其蓝色、红色的大面积撞色,无形中高度契合了男主角萧寒沉静如水、何冉热烈似火的个性特征。

微博上, “夏花调色”等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众议。

相对于艺术化、风格化的影像语言,《夏花》故事并不复杂。

该剧改编自小说《他站在夏花绚烂里》。罹患重病的年轻姑娘何冉(徐若晗饰)偶遇有着难以释怀过往、几乎对未来人生失去信心的杰出园艺家萧寒(言承旭饰),原本人生轨迹并无交集的两人被对方身上独特的气质吸引,从彼此身上寻回各自生命中最重要却曾经缺失的部分,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也收获刻骨铭心的爱情。

虽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且人物充满了矛盾,表层之下却是复杂人性的涌动。

很难定义《夏花》属于什么类型的爱情剧,它讲述的爱情故事与现实有一定距离感,却让人看到爱情更本真、更纯粹的样子;它展现的人物角色有些极致,却让很多观众从中投射到“本我”;它极力营造了一个唯美浪漫的童话世界,又在其中点缀了些许破碎感;它呈现出的梦幻感、情绪流、意象派的质感,更像一次都市爱情剧的创新实验。

多年来,影视行业流传着一种约定俗成:“电影是镜头叙事,电视剧是台词叙事”,即电影更重视镜头语言的表意空间,而电视剧则更依赖台词作为情节推动的枢纽。这样看来,《夏花》的影像语言更像电影,更偏向于写意派,试图通过意识流、情绪感的镜头语言和色彩渲染展现人物内心。在《夏花》的片头,朦胧的光线打过来,周围的光晕扩散开,高饱和度的蓝色和红色相互交织,幻化成一朵绚烂绽放的花。一条红色的鱼和一条蓝色的鱼在深海游向对方,彼此靠近,写意的影像画面中折射出作品主题,两个在各自生活中感受到强烈压抑感和窒息感的人相遇后,或许能救赎彼此,治愈彼此,他们原本枯涩的生命或将开出绚烂的花。

夏花的堪景、配乐也是一绝。在蓝天、白云、大海、绿树的大环境下,怀旧风格的海边木屋、栈道、滩涂,配合上一些收音机、玻璃瓶等道具的摆放,在剧情中插入烘托气氛的BGM,整部剧有种港风既视感。尤其是草蜢的《半点心》作为插曲出现时,“古早”又热烈的感觉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在多数都市爱情剧倾向于展现爱情中的理性、痛点的当下,《夏花》从感性下刀,剖开很多人用理性包裹甚至压抑住的蠢蠢欲动的心,展现爱情中的热血和冲动,这或许就是它出圈的原因。

(图片由剧方提供)

(原标题《煲剧 |〈夏花〉:浓烈得像一幅梵高的画,心碎又迷醉》)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王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