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今年东莞改善空气质量有啥新举措

东莞+
2023-02-23 15:05
摘要

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多蓝天白云。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9.9%以上,PM2.5浓度均值控制在25.2微克/立方米以下,消除重污染天气。近日,东莞印发《东莞市2023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在明确今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同时,也敲定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时间表、路线图,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多蓝天白云。

过去一年,东莞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秋冬季百日攻坚战,成立64个督导组,对2890家重点企业进行全覆盖督导帮扶服务,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聘请行业专家加强科学分析,聚焦臭氧污染攻坚,推动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2022年,东莞优良天数比例为80.0%,PM2.5浓度20微克/立方米,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数。在影响空气质量的六项大气污染物中,PM2.5(细颗粒物)、PM1(可吸入颗粒物)、NO₂(二氧化氮)、SO₂(二氧化硫)、CO(一氧化碳)等五项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只有O₃(臭氧)未达标。

聚焦臭氧污染,东莞有的放矢。今年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围绕“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臭氧污染、柴油货车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标志性战役,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实现。

2023年东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九项重点任务

推动产业产品绿色提升:升级改造涉气产业,开展高效喷涂技术改造,2023年年底前,全市家具制造企业改用无气喷枪或高流低压喷枪等高效喷涂技术,每季度完成比例不低于20%。加快“绿岛”项目建设,2023年年底前,新增建成不少于2个集中喷涂中心、不少于2个钣喷共享中心。2023年6月底前,推动200家重点企业使用可再生活性炭。实施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2023年3月底前,家具制造、包装印刷行业基本实现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

推进能源消费清洁化:压减煤炭消费总量,2023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同比压减60万吨以上。加快自备电厂“煤改气”和火电厂退役,持续推进燃煤自备电厂“煤改气”。

加快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全市新增和更新的出租车(含网约车)100%使用纯电动汽车。2023年力争推广纯电动出租车5000辆以上;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泥头车,通过国有企业集中采购和使用租赁等方式,探索在市区推广使用新能源泥头车。开展交通拥堵治理,2023年6月底前,完成不少于50个交通拥堵节点治理。

实施VOCs深度治理行动:深入开展VOCs综合治理,推动不少于300家涉VOCs企业开展分级评价。全面开展储罐VOCs治理问题排查,建立储罐治理清单。提升有机废气收集率和处理率,督促企业落实“应收尽收、分质收集”强化企业VOCs排放达标监管。

深化固定源NOx治理:提升工业锅炉治理水平,2023年7月底前,完成生物质锅炉淘汰整治。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2023年6月底前,全市独立粉磨站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实施移动源系统防控行动:深化在用机动车监管,严格实施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I/M制度),完善排放检验、维修治理数据对接共享和闭环管理。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全年完成路检路查不少于3000辆次。强化用车大户监管。加强对全市柴油车超过10辆的用车大户台账规范管理。

全面强化油品监管:加强对非法成品油的联动监管,组织开展打击非法成品油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成品油走私行为。强化使用环节油品质量监管,重点开展柴油货车油箱、尿素箱抽取样品检查。全年抽检使用环节油品质量不少于300次。

推动面源精细化管控:强化施工工地监管,落实工地扬尘防治清单台账更新、工地扬尘监管执法排名与通报制度,压实各方扬尘防控责任。加强道路扬尘防控,提高全市各级道路保洁水平。严格泥头车全密闭运输管理,督促泥头车运输企业对车辆密闭设施损坏问题开展排查整治。

加强环境治理科技支撑:加强污染天气防控,以臭氧污染天气应对为重点,完善“市-镇-企”三级预警应对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分工,细化应对工作方案和管控清单,减排措施应落实到具体生产线或生产设施。

(原标题《划重点!今年东莞改善空气质量有啥新举措》)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陈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