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促进各社区治理优秀经验交流学习,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小社区、大舞台”新时代新征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展评近日在粤海国际化企业服务中心活动室举办。南山区委组织部代表、粤海街道相关党政领导、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域学者专家,以及街道科室负责人、各社区党委书记和基层工作者共计3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粤海街道相关负责人总结了2023年以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果,并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对2023年粤海街道及各个社区的工作方向提出要求。据悉,2023年以来,街道聚焦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围绕“充实社区治理队伍、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三个方向,积极推进各社区“小社区、大舞台”各项工作,治理效能不断凸显。
16个社区轮番上阵展风采
根据16个社区党委负责人的工作时间,活动现场被划分为“新锐”赛道、“魅力”赛道、“闪耀”赛道。
在“新锐”赛道中,多个社区聚焦能人培育,通过整合辖区内外各类资源,为居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民生难题。如麻岭社区联合社区能人专家,成立临时电梯更新工作小组,推动电梯旧改更新项目顺利开展;京光社区践行“能人‘小支点’、撬动社区治理‘大杠杆’”的创新理念,构建起党建引领、资源集聚、多元共治、睦邻友好的“朋友圈”“生态圈”;高新区社区立足社区实际情况,推动成立了商业共治联合会,引导商户成为基层骨干,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从自治到共治的模式转变。
在“魅力”赛道中,各社区贯彻落实南山区搭建“五长六岗”责任体系的工作要求,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积极在各社区试点推行“双楼栋长”工作制度,探索社区治理体系变革的新路径。如后海社区创新运用“365”工作法,构建“三项机制”、建立“六个一体系”、坚持“五治融合”,充分发挥“五长六岗”的治理作用,提升城中村社区治理效能;名海社区着力于“向内精耕”“向外拓展”两个关键点,深化“双楼栋长”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整合流转平台、健全队伍作用发挥机制,深耕名海生态“试验田”,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本”;南油社区延续自2019年开始的楼栋长共建的实践探索,在楼栋长队伍的基础之上,升级成立南油社区楼栋长联合会并组建理事会,打造南油社区楼栋长分片联勤治理模式。此外,海珠社区、粤桂社区、滨海社区也在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模式上充分结合“五长六岗”及“双楼栋长”的工作理念,以多维联动的模式开创基层小区治理的新格局。
在“闪耀”赛道中,社区深入调查居民群体的实际情况,聚焦自身特色服务,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不同的特色公共服务,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如创业路社区聚焦退伍军人群体、蔚蓝海岸社区和铜鼓社区聚焦老年群体、深圳大学社区聚焦高校学生群体、科技园社区和龙城社区聚焦新就业群体等开展特色服务。其中大冲社区以坚守党建的“红”、携手共建的“暖”、推动反哺的“融”的“三字要诀”探索暖蜂服务的新路径,打造具有大冲特色的“蜂汇一条街”,着力编织大冲社区暖蜂服务“一张网”,培养骑手小哥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者专家贡献金点子
案例展评结束后,由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社会治理专委会执行会长、南山区人大社建委社区治理工作小组副组长陈飞宇对各社区的表现进行点评说明。他指出,各社区在新时代,要注重资源联动,推动社区基层工作更见实效;社区应兼收并蓄,结合本社区特色,深化案例,在展示过程中,在论述观点中,配以实际案例。
随后南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和街道公共服务办相关负责人提出关于基层治理的意见建议,认为基层工作者应该树立党建思维,建组织,搭平台,凝资源;此外,还要树立经济思维和系统思维,站在全盘角度,跳出思维定式,聚焦社区特色亮点,深入挖掘阐述体现治理成效的典型故事,用心用情做好基层治理工作。
粤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点上,基层工作者在未来五年内将承载更厚重的寄托、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明年各社区要建强堡垒,抓基层队伍建设,多角度扎稳治理之“根”;要高效自治,提升治理之“效”;要善用外力,优化治理之“智”。展评活动是对过去一年粤海街道基层党建及治理特色亮点的总结,也是各社区博采众长、汲取经验的好平台。各社区要继续聚焦社区治理的痛点难点,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筑牢居民幸福生活的坚实“地基”,促进社区治理效能提升。
(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建组织 搭平台 聚资源 南山区粤海街道举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展评》)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王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