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莞宣 文/图
2023-02-09 19:19
摘要

2月9日上午,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市会议大厦开幕。

2月9日上午,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市会议大厦开幕。

大会由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招群主持。大会其他执行主席潘新潮、郑琳、杨晓棠、罗军文、方灿芬、郑国洪、黄庆辉、叶向阳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市领导肖亚非、吕成蹊、郑建民、刘炜、梁杰钊、武一婷、冯国华、陈志伟、吕元元、卢建军、刘光滨、邢文聚等在主席台就座。

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骆招群作东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葵作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永珊作东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会议应出席代表435名,实到代表421名,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吕成蹊在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沿着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对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和市委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奋力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吕成蹊在报告中指出,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力争达到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R&D投入强度保持在4%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

重点实施“十大行动”:一是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坚持产业立新柱与稳支柱并举,构建大招商、招大商的体制机制,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着力建设制造业当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实施稳预期提信心行动,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让消费火起来、旺起来,支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着力推动经济社会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三是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大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促进台港澳企等外资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着力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四是实施科教兴城行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力军,进一步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号角,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打造科创制造强市。五是实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更高水平健康东莞,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春风工程”,打造“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实行群众诉求“一号响应、接诉即办”,用心用情做好市内外帮扶,着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六是实施深度城市化行动,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坚定不移实施强心战略,加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塑造新的城市形象、城市面貌、城市气质。七是实施绿色转型行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八是实施文化强市行动,实施“四馆一剧院一空间”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加快打造体育强市,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着力提升东莞文化软实力。九是实施安全攻坚行动,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整治攻坚战,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加快打造韧性城市、海绵城市,着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东莞。十是实施政务提效行动,铸牢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大力推进行政审批自我革命,构建市与镇、部门与基层高效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加强数字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着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原标题《东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莞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