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表彰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其中,深圳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被评为“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三年推动实施16个重点援藏项目的深圳援藏干部、深圳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高级工程师范艳坤被评为“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是深圳此次唯一获得此项表彰的个人。
该表彰奖项每五年评定一次。此外,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饶少华、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利源水务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韩小波被评为“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记者了解到,作为专业技术骨干,范艳坤于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参加广东省第九批援藏队赴西藏察隅县工作,挂任察隅县住建局副局长,主要负责援藏工程项目建设,分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综合整治等工作,共实施16个重点援藏项目,总投资3.63亿元,涉及教育、医疗、产业帮扶、小康村建设、易地搬迁等领域。
2019年7月,交接对口支援西藏察隅工作之初,察隅县人民医院项目主体尚未封顶,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情况下,在深圳市援藏工作组组长刘珍春的带领下,范艳坤和项目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协调各方工作,加快项目建设和二次装修工程进度,于2020年11月顺利完成了医院搬迁工作并投入使用。目前该医院是西藏自治区最好的县级医院之一,切实解决了当地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的难题。
察隅县人民医院。
2020年间,为将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的怒江河谷的群众,搬迁到植被茂盛、气候温和、适宜发展种养产业的上察隅镇边境一线,察隅县成功完成了竹龙巴(现为岗藏村)和巩固村易地搬迁,其中竹龙巴搬迁了59户326名藏族同胞,巩固村搬迁49户254人。在范艳坤的积极推动下,两个易地搬迁项目不仅为搬迁户新建了民宅,且同步配套“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基础项目,让当地群众彻底搬出“穷窝”,住上新家,在边境一线安居乐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爱国守土、固边兴边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
现场检查竹龙巴易地搬迁项目。
竹瓦根镇目若村地处高原牧区,是著名越野路线丙察察线上的一个村落,原计划在该村投资500万元修建路面、路灯工程,范艳坤和工作组经深入调研,发现当地饮用水管每年12月至来年的5月大雪封山时就结冰冻结甚至破裂,而且水量较小,也缺乏排污工程,因此申请追加了359万元,对水管进行改造提升,增加饮水和排污两项工程,该项目已于2020年9月份完工,为当地藏民办了一件大实事。
作为一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老兵,范艳坤始终坚持严把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关,把质量、安全看成建设工程生命线。在竹龙巴易地搬迁项目上,还特别引进“样板引路”制度,先建设一栋样板房,大到外墙的装饰线条、屋面颜色等是否符合藏式风格,细到房内电源插座数量、安装高度及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质量进行层层把关,将“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和“深圳速度”留在察隅大地上,留在察隅的千家万户。
此外,范艳坤还积极推进察瓦龙乡格德村、格日村、拉卡村和处尼村,古拉乡沙堆村和关龙村等6个小康村建设,不断完善村基础设施和村民生产生活设施,助力察隅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介绍,范艳坤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颁发的“第九批援藏表现优秀个人”荣誉称号、深圳市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林芝市颁发的“优秀援藏干部人才”荣誉称号。
(原标题《三年推动实施16个重点援藏项目 深圳援藏干部获评全国住建系统先进工作者》)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