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大:在创新中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焕发勃勃生机
全国人大客户端
2023-01-14 12:30
收录于专题:2023年广东省两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强调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过去实践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今后工作的科学指引。

2018年以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广东省委领导下创新探索代表工作,连续五年每年利用一个月时间,由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省、市、县、乡镇四级人大联动,集中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以“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为口号的“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推动解决一大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和生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高位部署,推动代表主题活动有序开展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这对广东人大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发挥好代表作用,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关键。

为了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调研基础上创新推出代表主题活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高站位谋划部署,高规格推动落实。

2018年8月,代表主题活动首次开展,全省8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创造了广东人大几个历史之最:活动规模最大、参与代表人数最多、活动形式最多样、履职成果最丰富。从这一年起,代表主题活动成为了每年广东各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固定动作。

7月6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到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参加代表主题活动。摄影/刘宇韬

主题活动得到了广东省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连续四年对代表主题活动作出批示,肯定成效,提出要求。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将组织开展代表主题活动写进常委会工作报告,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代表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具体研究活动方案,常委会党组会议或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工作方案后印发各市和相关部门实施。

2019年2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以普通代表身份到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道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开展联系群众活动,带头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每年到选举单位代表联络站参加代表主题活动,听取基层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今年7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到原选举单位韶关市的代表联络站参加代表主题活动。

据统计,五年来,全省年均有1万余名担任领导职务的各级人大代表参加活动,示范带动全省代表主题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精选主题,确保代表主题活动出新出彩

为了使代表主题活动能够“有声有色”、出新出彩,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下了一番功夫。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的原则,紧紧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和“民之关切”,每年确定统一的活动主题。2018年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2019年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落实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的决定。2020年以来,围绕落实党中央及广东省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先后聚焦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健康广东建设、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工作,推动落实省人大常委会有关法规决定,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2021年还把“学习党史知使命,为民履职办实事”作为重要内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代表主题活动有机融合。

为激发各级人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确定全省统一主题的同时,每年还拟定5项左右的主题,由各地根据实际选择1至2项在本地有共性、可共推的活动作为自选项目。2019年以来先后提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粮食安全生产等自选项目。

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有力指导下,全省各级人大把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作为本地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抓手,精心组织实施。各地以代表小组为基本形式,采取专题调研、视察、执法检查、走访群众、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向选民述职、建议督办、在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富有成效的代表主题活动。

2022年7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重点工作,开展“人大代表促整改齐提升”“强化医疗服务保障,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等活动,推动破解城市治理和民生领域难题。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双区”建设,组织开展“助企兴业·人大同行”等“十大活动”,全力以赴助力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其他地市的代表主题活动也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展现了广东人大工作的勃勃生机。

广泛行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代表主题活动充分立足本省本地区实际,全省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各地、各行业、各领域的五级人大代表广泛行动、积极履职,丰富和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东实践。

参加活动的代表人数多范围广。2018年至2021年,全省近12万名各级人大代表,年均有9万多名代表参加代表主题活动,占比超过七成;2022年,市、县、乡人大换届后,全省13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有12万多名代表参加活动,占比超过九成。

代表履职的形式灵活多样。五年来,全省各地共组织专题调研1.2万多次,视察1.4万多次,执法检查2000多次,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1200多次,1.7万多名人大代表向17万多名选民述职。

代表联络站成为活动的主阵地。2022年,代表主题活动期间,9万多名代表进站接待群众12万多人次。五年来,全省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7万多次,33万多人次代表进站活动,接待群众48万多人次。这有赖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代表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推动全省建成1.2万多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和700多个网上代表联络站,形成以乡镇(街道)中心联络站为主要阵地、以村(居)片区联络站为基本阵地的代表联系群众“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体系。

务实重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

全省各级人大把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作为代表主题活动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明确要求各代表小组通过代表主题活动形成一条以上有质量的代表建议,推动解决一个以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全省各级人大持续完善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处理机制,建立办理台账,实施动态管理,抓好跟踪督办,推动问题解决,促进活动成果转化。2022年11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广东省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群众反映意见和要求的处理办法》,其中进一步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

五年来,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在活动期间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万余件,当月推动解决问题超过六成。2022年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4万余件,当月推动解决1.7万余件。这些数字背后,是人民主体地位得到切实尊重,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有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得到充分保障,充分印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大代表真正解决了我们的烦心事”成了许多群众满意的心声。

代表主题活动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拓宽了渠道、搭建了平台、丰富了形式,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利用主题活动这个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忠实履行代表职责,强化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让代表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不断增强,依法履职、正确履职、为民履职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代表们普遍表示,要珍惜这个平台,更加积极履职,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风采。

五年来,代表主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要如何更好地开展?对此,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明确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广东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他强调,要系统总结代表主题活动的经验做法,认真谋划活动的内容形式,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代表主题活动在新起点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原标题《广东人大:在创新中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焕发勃勃生机》)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