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广州日报
2023-01-12 16:19
摘要

“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入选,彰显了广州致力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冲刺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的科创实力和产业雄图。

1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北京揭晓。

中国天眼FAST、中国空间站等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公布、首张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面世等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其中,在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入选,彰显了广州致力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冲刺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的科创实力和产业雄图。

我国最大固体运载火箭首飞,广州企业参与研制

2022年7月27日12时12分,“力箭一号”(ZK-1A)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以“一箭六星”方式将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是中科院力学所抓总、中科宇航公司参与研制的首型固体运载火箭,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在运载能力、入轨精度、设计可靠性、性价比等方面迈入世界固体运载火箭领域先进行列。

参与研制的中科宇航公司是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企业,也是广东首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于2022年6月正式迁入广州南沙。依托中科院力学所和空天飞行科技中心的科研力量和资源优势,中科宇航成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平台。

另一家参与研制的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于2019年10月落户广州南沙。该研究院致力于面向空天科技前沿技术,聚焦原始创新研发并组织实施飞行试验、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引领优势,打通空天科技领域“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系统解决方案-集成演示示范-成果转移转化”创新链条,建设国际一流的空天科技研发中心。

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在南沙运营,可年产火箭30发

“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后,正式进入批量化生产、应用发射阶段。其生产基地正是在广州南沙。

近日,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落成仪式暨在广州南沙举行,宣告国内首个全产业链精益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投产运营。同日,力箭系列运载火箭产品重磅发布,现场中科宇航还与7家合作伙伴签署了力箭系列运载火箭重大发射项目协议,卫星签约数量200颗,签约金额达16亿元。

据悉,该基地总规划占地面积约600亩,其中一期用地100亩,主要用于开展系列化固体、液体运载火箭的生产、试验、总装及测试工作,年产可达30发运载火箭,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千亿级规模。

中科宇航董事长兼总裁杨毅强介绍,目前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总装已完成,正在进行出厂测试,拟于2023年5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

除培育出广东首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中科宇航,广州南沙还出台了支持商业航空航天产业的“探天九条”,基本形成“一箭一星一院一基金”的产业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

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

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

“夸父一号”发射成功,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

新技术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创造多项新纪录

2022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公布

人造心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面世

人类首次成功改变小行星轨道

美国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顺利入轨 首次传回照片

世界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打破速度纪录

猪蛋白角膜让人重见光明

人工智能加速“原创”新蛋白质设计

科学家发现“四中子态”存在最明确证据

(原标题《广州厉害了!“‘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连博 三审 王越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