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回顾2022年,面对疫情多发散发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2023年,更多务实举措将为人民幸福持续加力。
新年伊始,记者走访基层一线发现,各地在更多方面、更多领域发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用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解决痛点: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新规实施!全国铁路按年龄实行儿童优惠票,为春运增添了暖意。
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购买儿童优惠票。
“不再以身高作为儿童购买优惠票的标准,真是太人性化了。”1月7日,北京市民刘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由北京乘坐高铁去往山西,用孩子身份证购买的车票自动变成了优惠票价。以往购票时,身高超过1.5米的儿子只能购买全价车票。
根据测算,国铁集团客规实施后,每年享受儿童优惠票的旅客较此前预计增加1500万人次。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民生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临近中午,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屏山社区长者食堂里,菜香扑鼻。
“以前煮一顿吃三顿,现在只要10块钱就能吃饱,每天菜色不重样。”86岁的陈文泰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一餐热饭”难求,是不少老人居家养老的痛点。福州市探索以“党政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模式推进建设长者食堂,有效回应了辖区130余万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
1月1日起,福建省首部专门的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施行;同日施行的《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各地在积极行动。
随着疫情防控转段,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各项举措牵动人心。
“敲门行动”送“健康爱心包”、发热门诊应开尽开、核酸采样舱转为“发热诊疗站”、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针对疫情新形势新问题和群众诉求,各地采取一系列便捷惠民的新举措,努力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更好回应群众合理诉求。
“阿姨,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不要着急,有需要随时联系我们”……1月4日,由村干部、志愿者、村医组成的专班,敲开了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长坪镇黄潭洲村79岁村民童永兰的家门,为其送上药物、酒精和生活用品等物资。
“针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我们将继续做好关爱重点人群‘敲门行动’,建立常态化关爱服务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民生痛点的‘最后一公里’。”黄潭洲村党支部书记张朝国说。
瞄准重点: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浙江省三门县海游街道祥和村,一处名为“共富工坊”的车间里,几十名工人有的串珠、有的缝纫,忙得热火朝天。
这些工人均来自当地低收入家庭。不少人文化层次低、身体残疾或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能够“就近工作、稳定增收”,曾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三门县探索搭建“助共体”数字平台,根据低收入群众家庭情况、身体状况、自身诉求等,精准对接就业机会,建起了150处“共富工坊”,累计带动400多名低收入群众每月人均增收3500元。
“县里将优化升级‘助共体’数字平台,全力扩大帮扶群体的覆盖面,促进更多群众收入增长,过上更好的日子。”三门县联合帮扶工作中心主任韩雄表示。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正在扎实贯彻落实。
提起母亲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经历,长春市民杜鹃连连称赞。
她告诉记者,母亲像往年一样到三亚过冬,因脑血管疾病住院治疗,幸亏出发之前为她在异地就医平台进行了备案并通过审批,在三亚期间的住院费用“一单清”直接结算,总花费18000多元,报销后自费部分仅为3000多元。
“不仅如此,现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等门诊慢特病也可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还可以在定点药店直接刷卡结算。”杜鹃说,便民的医保政策为像妈妈一样的“候鸟老人”解决了看病吃药的大问题,做儿女的也更放心、更安心了。
聚焦“急难愁盼”,以人民至上理念筑牢百姓幸福梦。
四川成都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的和苑小区,道路干净整洁、花园小巧精致,智慧康养中心、理发店水果店等一应俱全,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已建成30多年的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工作。”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成都将全力推进老旧院落(小区)改造,全面提升老旧院落适老、适幼、无障碍等功能服务配套,实施老旧院落改造616个,打造20个市级示范项目。
一项项举措、一桩桩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改革发展:新起点上开启幸福新征程
去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启动实施,在基本养老保险之上再增加一份积累。
北京的“95后”青年欧阳文华刚刚“尝鲜”,按年上限缴纳了12000元并投资了一只公募基金。短期内,这笔资金能够享受税收优惠;长期来看,又相当于给自己存了一笔养老钱。
“制度、政策上的创新给了年轻人更多选择,让未来的生活更有品质、更有保障。”欧阳文华说。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呼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操场上有塑胶跑道,楼里还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比以前的学校好多了!”说到自己的新校舍,湖南省江永县潇浦镇芙蓉学校五年级学生周子琪非常激动。
2017年开始,湖南省重点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建设了10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并统一命名为“芙蓉学校”。潇浦镇的这所芙蓉学校2021年完工,标志着101所芙蓉学校全部建成。
芙蓉学校全部投入使用后,已为湖南边远地区提供了14.6万个学位,12.18万名农村孩子因此而受惠。“乡村学校不仅要建好,更要办好。”潇浦镇芙蓉学校校长李美丽表示,新的一年,学校将通过名校选调、骨干教师交流、人才引进、公开选拔招聘、公费师范生定向等方式配齐配强师资,让孩子们获得更优质的教育。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筑牢美好生活的现实根基。
岁末年初,江苏省江阴市长江村码头上,投资达4500多万元的海砂淘洗烘干设备正在进行安装调试。
“预计2023年上半年将全部投入使用,有望给村里带来2.5亿元产值和3000万元左右的利润。”长江村党委副书记范兴龙表示,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让共同富裕的成色越来越足,才能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新的一年,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原标题《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2023开年增进民生福祉一线观察》)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王越胜
读特热榜
1“风王”即将“登基”?秋台风来了个“双连击”,深圳周末下雨“魔咒”又被激活了!
2湖南一高校辅导员被曝诈骗上百人超700万元,多名受害者发声,警方回应→
3高速上行驶遭遇“喷泉”?相关部门回应:整改
4国庆中秋“艺起来料”,坪山街坊才艺擂台赛报名火热开启
5读特热评 | 女乘客卧铺打伞,隐私需求不能被无视
6深圳市解除分区雷雨大风黄色、分区暴雨黄色、全市雷电预警信号 | 持续关注
7李家超发表第四份施政报告,“心急如焚”之事与深港合作息息相关
8打卡华南首个架空型高线公园!深圳解锁 Citywalk“云端副本”
9行业迎爆发前夜!深圳无人车单月狂送90万单,各品牌实际上路人工干预率曝光
10总书记接见九三纪念活动代表,深圳舞者常宏基在列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