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2022,迎来2023。
过去一年,经历重重考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不减。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稳”的基调更明确,“进”的要求更积极,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笃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进取的蓬勃活力。
新起点展现新气象:稳中求进不断巩固经济回升态势
寒冬时节,四川阿坝。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青海西宁至四川成都高速铁路全线首座开挖隧道——红原2号隧道施工现场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克服冬季高原缺氧、雨雪等恶劣条件影响,600多名管理、施工人员驻守现场;机器轰鸣声中,隧道掘进有条不紊……
“一条路,跑出西部发展的加速度。这条铁路建成后,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让沿线地区发展再加速。”中铁十九局西成铁路项目负责人王海亮说。
岁末年初,“高质量发展”成为拓展回稳向上态势的关键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经济活力正在不断释放。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里,宽敞明亮的温室内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温室内,去年9月定植的番茄开始陆续上市。“番茄植株每周开一次花,每天持续采收,一直可以采收到今年7月。”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总经理李新旭最近忙得连轴转。作为京津冀地区单体最大的蔬菜生产连栋温室负责人,他不仅要管生产,还要考察外埠的生产基地,准备扩大产能。
工地赶进度、企业抢订单、商场聚人气……复工复产不只是人员召回、机器重启,更是信心与希望的重启。
元旦假期首日,重庆解放碑商圈人头攒动。走进位于重百大楼顶层的直播间,一场日化品电商直播正在进行。“做直播、上云端,我们这样的老百货商场也有了新气象。”重百大楼解放碑店总经理杨薇告诉记者,作为重庆“资历最老”的百货商场,不久前,企业尝了一回“新”,首次将百货产品上线电商平台,基本实现全品类产品线上销售。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自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大产业资金支持、扩大区域消费联动,帮助企业和商户恢复发展。
“新的一年是新的起点。”杨薇说,“我们有信心加快摆脱疫情影响,这个元旦假期,商场有望实现‘开门红’。”
新发展彰显新动能: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苍茫的西北戈壁滩上,宁夏中卫市中国大脑数据中心里,海量信息数据在此汇聚、分流。
一排排两米多高的服务器高速运转,机柜里密密麻麻的硬盘闪烁着绿色微光。宁夏西部云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宁从新风制冷机组走到数据机房,再走到电池室、电力室,不时查看着机器的运行状况。
“戴上VR眼镜、点击手机屏幕、选择应用场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虚拟世界中饱览山川风光正逐渐从梦想变成现实。”庄宁说。
2022年2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日前,我国发布“数据二十条”,系统性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与时俱进地调整与数字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持续向纵深推进的标志性、全局性、战略性举措。
湖南长沙,中联重科挖掘机智造园区内,每6分钟一台挖掘机即可下线。从备料、焊接、机加、涂装、装配到调试,挖掘机全生产流程通过智能工厂和无人化“黑灯产线”控制。
“光一个装配车间,就有2600个传感器,数百台AGV移动机器人、RGV有轨输送小车、涂胶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让各个生产工序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中联重科智能制造中心负责人奉华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9%,比全部投资增速高出14.6个百分点。
数九寒天,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多晶硅还原炉产线一片繁忙。
“2022年订单大幅增加,市场一路向好,多晶硅还原炉业绩同比预计增长三倍左右。”公司总经理王法根说,多晶硅还原炉是太阳能光伏行业多晶硅生产的核心设备之一,公司储备了电子级多晶硅还原炉和大间距炉型等创新技术,同时还在积极布局绿电智能制氢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新格局呼唤新作为: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发展活力
新年伊始,神州大地的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南海之滨,海南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在文昌市,一块面积约为93亩的土地正在进行地质勘查。不久后,它将摆上“土地超市”,等待企业挑选。
瞄准“项目等土地”“土地晒太阳”等问题,海南“土地超市”2022年开张。“这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制度集成创新。”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处长王恩泽告诉记者,当地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土地交易机制和平台应用,力图破解项目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目光向西,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内,满载农产品的货车正有序排队,等待办理通关手续后运往中亚和俄罗斯。
向改革创新要效率、要活力。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局长张敬寿告诉记者,当地通过设置专用窗口、专用通道等方式持续优化服务,压缩通关时间。同时,“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推动农产品进出口业务蓬勃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立足国内,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联通国际,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眼下,各地各部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循环顺畅联通。
岁末年初,电子产品消费迎来旺季。在北京,相关部门于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间发放6批次绿色节能消费券,适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空气净化器等众多品类。
在安徽,一批重大项目招引与建设“马力全开”。24个“科大硅谷”项目近日集中签约,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涵盖了量子信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项目体量大、质量好、前景优,我们将加快推进、早日建成投产。”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又要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集装箱卡车来回穿梭,“高水平对外开放”彰显发展魅力。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介绍,新的一年,临港新片区将用制度创新把优势和活力激发出来,加快探索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一次见面胜过千封邮件。过去一个月里,浙江、江苏、广东、四川、河北、海南、山东、新疆等地政府助力外贸企业奔赴日韩、东南亚、欧盟、中亚等地参展、会谈,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春山在望,未来可期。
新的一年,坚定发展信心,埋头苦干、勇毅向前,中国经济必将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原标题《2023开年一线观察|开局迈出新步伐——2023年开年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王雯 三审 张必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 现代城华庭开展演讲专课 2025年9月7日,现代城华庭内氛围热烈,一场聚焦小记者能力提升的“性格色彩与演讲专课”成功举办。活动以“感悟成长力量,传递温暖声音”为核心,通过专业授课与真实分享,为优秀志愿者以及小记者们搭建了学习演讲技巧、涵养共情能力的实践平台。 活动筹备阶段,小记者们便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他们主动承担“志愿小助手”角色,有序完成桌椅摆放、教具整理等工作,用细致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为活动营造了温暖有序的开场氛围。 课程环节,主讲人小雅老师以自身成长经历为脉络,将专业演讲知识与个人故事深度融合,让授课内容既具专业性又富感染力。她分享了从童年时期迎合期待却遇否定,到为不让父母失望奋起逆袭,再到克服内心胆怯成长为专业演讲讲师的历程。谈及过往被质疑、让父母担忧的片段时,小雅老师真情流露,现场情感共鸣浓厚。同时,小雅老师引入性格色彩理论,引导小记者识别自身性格特质,并传授“依据性格调整沟通方式”的实用技巧,助力小记者提升演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现场小记者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学习氛围浓厚。 随后,助老组志愿者依次上台分享。他们以日常助老服务为切入点,讲述了“冒雨为独居老人送物资”“耐心陪伴老人聊天解闷”“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等朴实故事。这些没有惊天动地情节的分享,却满含善意与坚守,让小记者们深刻认识到“奉献”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蕴藏在点滴行动中的责任与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专业的演讲课程,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成长教育。小雅老师的经历传递了“勇敢突破自我、用坚持改写人生”的信念,志愿者的故事则诠释了“以善意对待他人、用行动传递温暖”的价值。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