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展商找市场 | 梁江作品展:学者书画,清新灵动
2022-12-31 11:52

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第18届深圳文博会“梁江作品展”在13号馆展出。展览由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深圳美术馆联合主办,由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协办,这是梁江近年的10余次个展后,首次在深圳展示近50件新作,呈现了作者近年在书法绘画上的新探索,给观者带来清风拂面式的感受。


不懈研习,书画兼擅

梁江,现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协理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等职。

梁江是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化艺术界前沿,成果丰硕的著名学者、书画家和美术活动家,迄今发表的学术专著及论文达400万字。他所撰写的史论研究和切入美术现状的著述,以思维敏锐,见解独特,文笔优美享誉艺坛。所著《中国美术鉴藏史稿》,是中国第一部美术鉴藏通史。所著《美术概论新编》、《广东画坛闻见录》、《西樵小札》等,在美术理论建构、区域美术史研究方面也备受关注。

在书法和绘画作品上,梁江也呈现出独特才情和不凡工力。他早年出自广州美院油画科班。西画的坚实功底,使他对色彩和明暗有特别的敏感。几十年不懈研习书法的功夫,使他在笔法点画和使转中透着沉实和灵动。从南而北,识见不凡,故所书和所画的格调起点也高。他无论作书作画都追求个性创造,风格多样,技法多变,清新灵动中又透着书卷气,在笔墨技法和造型风格上呈现出少见的丰富性。

梁江为人宽厚,行事低调。几年前因职责在身,多专注于学术研究及忙于全国性美术活动。而在书法、绘画创作上的众多成果则多为文名所掩,以至不乏人误以为他不擅创作实践。直至近几年在广东各地举办过10余次个展,有书法、中国画以至油画,装帧设计等作品,方知其书画技法多变,灵动自如,实为厚积薄发,让人有一鸣惊人之叹。

科班出身,功力坚实

梁江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1982年末,获著名漫画家廖冰兄赏识,到广东美术家协会从事理论工作。后数次被中国美协借调入京任《美术》杂志编辑。1985年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由王朝闻先生指导。研究生毕业后曾在广东创办《广东美术家》杂志,任《广州文艺》月刊主编、中国艺术博览会艺术主持等。

上世纪70年代,梁江在学期间创作的知青宣传画曾印发全省,木刻作品入选省美展,还在报刊撰写评论文章。学生时代多才多艺,让人难忘。后来,他到基层工作,从美术史论界崛起,撰写了大量切入美术创作和史论研究的论文,以思维敏锐,观点明晰,文风恣肆享誉全国艺坛。

历经几十年磨练,他在书法、绘画创作上体现出非同一般的扎实功力和创作才能。书法上,梁江自幼临习法帖,苦练各种书体,取法诸家而不着痕迹,化各家之长成个人风格。最为出色的是其行草书,苍劲朴质,率性灵动,彰显出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岭南近现代书坛自康有为、高剑父之后,雄强大度、舒展开张的书风并不多见,梁江富于个性的书风让人精神一振。

绘画方面,他早年出自广州美院油画科班,后作中国画,山水花鸟不拘一格。他的作品技法多变,或追求笔法灵动洒脱,或着意画幅沉稳厚重,既有别于人也不重复自己。多年的笔墨历练,坚实的技法功底,更加上几十年从南到北的宽广视野,丰厚学养融于书画笔墨之间,作品的立意、技法、韵味均不同凡响。近年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国外展览,被中国美术馆、梅兰芳纪念馆、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收藏。

取精用宏,学者本色

梁江是广东的第一位美术学博士和首位博士生导师。他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后到北京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曾在广东创办《广东美术家》杂志,任《广州文艺》主编。近30年来,作为主要执笔者参与《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黄宾虹全集》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撰写工作。已出版《中国美术鉴藏史稿》、《广东画坛闻见录》、《美术概论新编》、《美术学探索》、《西樵小札》等多种个人专著,编著《我看冰兄》、《学术与人生》及多种书籍画册,发表学术论文400余万字等。所著《中国美术鉴藏史稿》,是中国第一部美术鉴藏通史。《美术概论新编》、《广东画坛闻见录》等在美术理论的建构、区域美术史研究方面也贡献良多。他曾任北京大学博士生毕业答辩主席,多次在北大、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举办讲座等。

他认为,作为一般画家,不必苛求通晓十八般武艺,术有专攻即可。但是,若作为一个有水准的研究者或批评家,专业要求应更高。若没有实践体验,不通晓各种画法,所发议论可能只是隔靴搔痒。

厚积薄发,书画会心

梁江长期以来践行的方法,是书画实践与史论研究相辅而行,相互促进。他认为,这样的学术研究和创作论评成果,才可能因为专业而有价值,才会受内行人重视。

梁江又是著名活动家和策划人。他作为主力策划和实施的黄宾虹大展及国际学术研讨活动、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活动、摄影大家郎静山捐赠大展活动、广东百年美术大展活动等都在全国引发重要影响。近年在广东,他多次参与深圳美术项目的评审推荐,在广州美院主持实施的“987著名美术家口述史”工程,几年来备受好评。

丰厚的历练和素养,多年的笔墨技艺磨砺,梁江的书法和画作混入南腔北调,融合中西技法,由此而显得意韵笔法均非同一般。岭南才情,学者本色,取精用宏,灵动自如,这是梁江书画近年最受媒体关注的特色。这一批新作在深圳率先亮相,为生气勃勃的深圳再添一点亮色。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余晓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