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精彩的展览亮相文博会。“梁江作品展”于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在13号馆展出。此次展览由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深圳美术馆联合主办,由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协办,这是梁江近年的10余次个展后,首次在深圳展示近50件新作,呈现了艺术家近年在书法绘画上的新探索,给观者带来清风拂面式的感受。
轻舟已过万重山 (纸本水墨) 97x90cm 2017年
梁江的艺术修养深厚,加上多年的笔墨技艺磨砺,使其书法和画作混入南腔北调,融合中西技法,自成一格。此次这一批新作在深圳率先亮相,为生气勃勃的深圳再添一点亮色。
厚积薄发,书画兼擅
梁江,现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协理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等职。
梁江是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化艺术界前沿,成果丰硕的著名学者、书画家和美术活动家,迄今发表的学术专著及论文达400万字。他所撰写的史论研究和切入美术现状的著述,以思维敏锐,见解独特,文笔优美享誉艺坛。所著《中国美术鉴藏史稿》,是中国第一部美术鉴藏通史。所著《美术概论新编》《广东画坛闻见录》《西樵小札》等,在美术理论建构、区域美术史研究方面也备受关注。
紫云 (纸本水墨) 100×95cm 2014年
在书法和绘画作品上,梁江也呈现出独特才情和不凡功力。他早年出自广州美院油画科班。西画的坚实功底,使他对色彩和明暗有特别的敏感。几十年不懈研习书法的功夫,使他在笔法点画和使转中透着沉实和灵动。从南而北,识见不凡,故所书和所画的格调起点也高。他无论作书作画都追求个性创造,风格多样,技法多变,清新灵动中又透着书卷气,在笔墨技法和造型风格上呈现出少见的丰富性。
梁江为人宽厚,行事低调,笔耕不辍。近几年在广东各地举办过10余次个展,有书法、中国画以至油画,装帧设计等作品。其书画技法多变,灵动自如,厚积薄发。
科班出身,功力坚实
梁江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1982年末,获著名漫画家廖冰兄赏识,到广东美术家协会从事理论工作。后数次被中国美协借调入京任《美术》杂志编辑。1985年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由王朝闻先生指导。研究生毕业后曾在广东创办《广东美术家》杂志,任《广州文艺》月刊主编、中国艺术博览会艺术主持等。
回春雪渐融 (纸本水墨) 97×90cm 2022年
上世纪70年代,梁江在学期间创作的知青宣传画曾印发全省,木刻作品入选省美展,还在报刊撰写评论文章。后来,他到基层工作,从美术史论界崛起,撰写了大量切入美术创作和史论研究的论文,以思维敏锐,观点明晰,享誉全国艺坛。
历经几十年磨练,他在书法、绘画创作上体现出非同一般的扎实功力和创作才能。书法上,梁江自幼临习法帖,苦练各种书体,取法诸家而不着痕迹,化各家之长成个人风格。最为出色的是其行草书,苍劲朴质,率性灵动,彰显出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二月春风 (纸本水墨) 97×90cm 2022年
绘画方面,他早年出自广州美院油画科班,后作中国画,山水花鸟不拘一格。他的作品技法多变,或追求笔法灵动洒脱,或着意画幅沉稳厚重。多年的笔墨历练,坚实的技法功底,更加上几十年从南到北的宽广视野,丰厚学养融于书画笔墨之间,作品的立意、技法、韵味均不同凡响。近年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国外展览,为中国美术馆、梅兰芳纪念馆、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收藏。
取精用宏 学者本色
梁江是广东的第一位美术学博士和首位博士生导师。他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后到北京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曾在广东创办《广东美术家》杂志,任《广州文艺》主编。近30年来,作为主要执笔者参与《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黄宾虹全集》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撰写工作。已出版《中国美术鉴藏史稿》《广东画坛闻见录》《美术概论新编》《美术学探索》《西樵小札》等多种个人专著,编著《我看冰兄》《学术与人生》及多种书籍画册,发表学术论文400余万字等。所著《中国美术鉴藏史稿》,是中国第一部美术鉴藏通史。《美术概论新编》《广东画坛闻见录》等在美术理论的建构、区域美术史研究方面也贡献良多。他曾任北京大学博士生毕业答辩主席,多次在北大、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举办讲座等。
暖冬 (纸本水墨) 97×90cm 2022年
他认为,作为一般画家,不必苛求通晓十八般武艺,术有专攻即可。但是,若作为一个有水准的研究者或批评家,专业要求应更高。若没有实践体验,不通晓各种画法,所发议论可能只是隔靴搔痒。梁江长期以来践行的方法,是书画实践与史论研究相辅而行,相互促进。他认为,这样的学术研究和创作论评成果,才可能因为专业而有价值,才会受内行人重视。
十里青山远 (纸本水墨) 138×69cm 2022年
梁江也是著名活动家和策划人。他作为主力策划和实施的黄宾虹大展及国际学术研讨活动、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活动、摄影大家郎静山捐赠大展活动、广东百年美术大展活动等都在全国引发重要影响。近年在广东,他多次参与深圳美术项目的评审推荐,在广州美院主持实施的“987著名美术家口述史”工程,备受好评。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原标题《学者书画,清新灵动!“梁江作品展”绽放文博会》)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