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睹为快!看10位“龙江非遗年度人物”有啥绝活儿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2-12-24 21:52
摘要

一睹为快!看10位“龙江非遗年度人物”有啥绝活儿。

2022年12月22日24时,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指导,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龙头新闻共同主办的2022“龙江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评选结果正式出炉。通过各地文旅部门初评推荐、专家复评、网络投票终评产生出的10位2022“龙江非遗年度人物”备受瞩目。他们都有啥绝活儿?下面就请跟随记者一睹为快——

张金春:让满汉全席走进寻常百姓家

张金春在研究菜品的传承与创新

张金春是“皇家御厨”第四代传承人,曾荣获“国际美食评委”“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国十大名厨”“全国餐饮业国家级评委”“黑龙江省大工匠”“第七届哈尔滨市道德模范”等称号。截至2022年11月,张金春已收徒231名,其中优秀门徒范海涛、杨岗荣获国家和省级各类奖项。他带领团队完成黑龙江省地方“满汉全席北派菜”系列标准,并获成果证书;编著书籍《满汉全席北派创新菜》并出版《百年龙江菜》一书。多年来,致力于积极传承发展中华非遗美食文化。

王建库:“非遗+扶贫+乡村”模式,牛!

王建库用他的非遗产品公益帮助环卫工人

王建库1998年开始学习和传承王家康保健贴保健散技艺,2004年在富锦市成立建库颈肩腰腿痛康复中心,2008年在同江市成立建库颈肩腰腿痛康复中心。2016年,他在同江市成立了黑龙江省王家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全国加盟连锁店,推广、宣传王家康保健贴保健散;2018年,在同江市成立王家康药业有限公司用传统工艺加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王家康保健贴保健散;2019年。他被授予同江市王家康保健贴保健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夏立军:带给人们“漆”彩新生活

夏立军和他的大漆作品

夏立军是黑龙江省非遗金漆镶嵌工艺传承人,他在哈尔滨市友谊宫和哈尔滨市博物馆建立漆艺展示空间,常年为市民、游客提供非遗文化互动体验。他还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非遗工作,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等公益性宣传活动。2022年,夏立军在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学院等高校公益授徒传艺133人;为增强技艺传播的广泛性,他还开展了6批次240人的大漆艺术科普活动。同时,他积极创新非遗文化的宣传、互动方式,录制了漆艺视频在网络平台进行公益播放,向公众展示了大漆工艺的魅力。

伏开永:让紫砂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伏开永和他的凤鸣壶

伏开永是凤鸣壶(紫砂壶)第四代非遗传承人、黑龙江省陶瓷艺术大师,曾荣获“最具收藏潜力陶艺家”称号、2019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2022年哈尔滨市文旅商品创意大赛银奖等。他制作凤鸣壶(紫砂壶)20余年,制作的凤鸣壶(紫砂壶)屡获奖项,他的作品被定为北京2022冬奥会及残奥会特许经营礼品,让紫砂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刘钻:在创新中传承桦树皮剪纸技艺

刘钻带领学生研发新品

在刘钻的指导下形成的哈尔滨师范大学民间美术研究团队,以黑龙江桦树皮剪纸为基础,利用AR等多种数字技术对桦树皮剪纸产品进行研发,融合3D建模塑造、活化动画设计,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的数字化桦树皮虚拟作品。团队成员也多次荣获省内多个奖项。2022年,他受邀担任“第五届香港青年中华文化推广大使培训计划”授课教师,创立“传统文化赋能文创产品研发”工作室入驻哈尔滨师范大学产业园区,同时他还多次参加“非遗进校园”等公益性宣传等活动。

王美江:挖透木贴画的丰富价值

王美江在创作

王美江研发的“松脂油浸木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为全国木艺行业防腐朽、防开裂、防变形解决了技术性难题;他的32幅作品获国内国际博览会和大赛金奖。2016年,他被认定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拼画代表性传承人;曾荣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龙江大工匠”“龙江技术能手”“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他创办的王美江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全国首批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王启兵:把传统刀剑锻造技艺保护好发扬好

王启兵在进行锻制创作

2009年,王启兵创立了黑龙江省首家古兵器设计制作及销售企业——七台河市英雄工艺刀剑锻造有限公司;2015年创办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古兵器博物馆——哈尔滨市啓兵坊刀剑博物馆。2022年,王启兵积极参与配合七台河文旅局开展的“非遗宣传日”活动,并举办了4期传承人培训班,并与七台河市职业学院联合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每月定期给学生介绍刀剑锻制历史文化、讲解刀剑锻制技艺。

乔庆华:让国学快板“活”起来

乔庆华走进小学校授课

乔庆华是鸡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学快板代表性传承人,他积极在小学讲授相关课程传播非遗文化,编创18个爱国主义教育快板作品。他还编创30个结合防疫工作快板作品,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正能量。他的“麻山区英林学校千人快板”还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放。他编著的图书《快板与口才》由鸡西图书馆收藏。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县区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荣获鸡西市文旅局“非遗进校园”特殊贡献奖称号。

宋成玲:一把剪刀 大千世界

宋成玲把剪纸课送进小学课堂

宋成玲是兰西“挂钱”第六代传承人,曾荣获“龙江工匠”“绥化市工匠”等称号。2021年,她在“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创作大赛——传承人组”中荣获三等奖,2022年被评为第十三届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先进个人”。2022年,兰西县文化馆宋成玲技术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巾帼工匠工作室”。剪纸30余年,她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书画剪纸摄影展及国家工艺美术师精品展,荣获金、银、铜奖50余次。她的论文《挂钱文化与兰西县文化产业发展》荣获2022年度全省优秀艺术课成果一等奖。

武迪:将传习工作创造性发展

武迪在教学

武迪的“武家鼓吹乐棚”采取多种方式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做到了在家族式传承的基础上,将传习工作创造性发展、创新性保护。“武家鼓吹乐棚”创办了“艺海艺术培训学校”,招收社会学员传承鼓吹乐。他不仅把非遗送进了林甸县的小学课堂,用每周一节课普及非遗鼓吹乐,还积极走进社区开展有主题的集中培训。此外,还有民间高跷队员也融入到“武家班”之中,丰富了鼓吹乐的传承内涵,壮大了传承群体。目前,“武家班”传承群体已达500余人。

看了这些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怎么样?希望这些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龙江非遗工作,推动非遗融入时代,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让龙江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原标题《一睹为快!看10位“龙江非遗年度人物”有啥绝活儿》)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