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
第四届“国际友人在深圳”摄影大赛颁奖
本届大赛将作品分为人文组和自然组
逾千幅摄影作品为我们展现
独特新鲜的国际视角和艺术语言
外国人眼中的深圳是什么模样
跟随镜头
一起欣赏此次获奖的优秀作品
城市 CITY
Iconic Landmarks: Architectures(《深圳地标》), Pappu Sarkar, India(印度)
来自印度的Pappu Sarkar从事医疗器械行业,他以一组名为“Iconic Landmarks:Architectures of Shenzhen”(《深圳地标》)的黑白照片获得人文组一等奖。据Sarkar介绍,这些作品拍摄于今年5月至8月,表现了深圳的现代化建筑、路桥及民生工程的宏大之美。
无限 , Yoneta Kazutaka, Japan(日本)
Silhouette of Shenzhen Bay(深圳湾的轮廓), Teo Wei Tiong, Singapore(新加坡)
人物 PEOPLE
Picking Oysters(《采摘生蚝》), David Lambert, Belgium(比利时)
Enjoying My Waffle(享受我的鸡蛋仔), Mirsat Batuhan Millet, Turkey(土耳其)
据了解,本届比赛自2022年7月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美国、英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哥伦比亚、巴西等39个国家和地区共124名外籍摄影爱好者的逾千幅摄影作品报名参赛,不少参赛者已连续参加四届。
Fatherly Love(《父爱》), Jeffrey Han, Norway(挪威)
I Got This(我能行), Thomas Edison Harvey, The United States(美国)
以镜头记录美好生活,用脚步丈量城市发展,一群爱好摄影的国际友人再赴年度之约。
Farmer’s Market(菜市场), Craig Hickerson, The United States(美国)
Movement Underground(《地下活动》), Joshua Fernandez, The United States(美国)
这些外籍人士以独特新鲜的国际视角和艺术语言,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自然生态、风土人情、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变化,让人们换个角度发现这座城市的魅力。
自然 NATURE
While Shenzhen Sleeps(《当深圳沉睡时》), Isaac Cohen, Colombia(哥伦比亚)
自然组(C2)关注自然景观、生态(动物和植物)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主题。哥伦比亚生物学家Isaac Cohen获得自然组一等奖。在这组名为“While Shenzhen Sleeps”(《当深圳沉睡时》)的获奖照片中,Cohen的镜头聚焦于夜幕下的生命世界,记录了夜间活跃在深圳公园山野里的“神奇动物”们,以崭新视角认识深圳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Greetings(问候), Yong Boon Seng, Malaysia(马来西亚)
Wild Portrait(野生肖像照), Ashley Main, The United Kingdom(英国)
本届摄影大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EYESHENZHEN英文门户网站、英文《深圳日报》、深圳市贸促委承办。
同时,“国际友人在深圳”摄影展也在南山区深圳人才公园潮汐广场举行。此次展览持续七天(12月17日-24日),共展出超过100件参赛作品,公众可免费入场参观。
*图片由“eyeshenzhen”授权发布
综合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陈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