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把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配优配强宣讲队伍,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思政工作“风向标”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是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等主题,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等形式推动党员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2021年街道处级领导坚持领导领学、支部研学、个人自学、机关评学、实践验学“五学联动”,领导班子参与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62次,班子成员为机关党员干部讲党课63次。二是压紧压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结合部门业务实际、职责特点,持续做好业务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办坚持“两新”组织发展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抓好对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将党的创新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等传递到“末梢领域”。三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1600余场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大专题”接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384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以理论宣讲为抓手,打造思想政治“强磁场”
积极引领带动干部群众更加自觉主动参与到宣讲工作中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多元、专兼结合的理论宣讲队伍;有效开辟“线上+线下”的党员群众宣讲教育新阵地,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立体化的理论宣讲工作新格局,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发挥“头雁效应”,党员干部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宣讲队伍。二是借力优秀人才,讲师团宣讲入脑入心。成立全市首个街道级讲师团,由10名特聘讲师和35名讲师团队组成;特聘讲师由市委、区委讲师团推荐,对讲师团队进行授课指导和课程示范;讲师团队涵盖街道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教师、民间艺人等群体。今年年初,成立了25个社区党委讲师团,吸引了学校老师、退休党员、行业代表、社区工作者等各类优秀人才319人。打造“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劳模代表讲事迹、基层百姓讲故事”的宣传矩阵,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理论宣讲工作体系。三是整合多种资源,群众宣讲成风化人。深挖街道特色资源,充分调动老党员、楼栋长、“巾帼宣讲队”、义工跑团、“文化钟点工”等群体积极性,鼓励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日常生活经历,生动具体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让老百姓感同身受,形成多支专兼结合、互为补充的宣讲队伍,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群众宣讲员,以接地气、贴群众的方式让理论宣讲扎根基层。2021年11月,西乡街道党工委获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拓宽工作阵地,夯实思想政治基石
依托“两中心一平台”,积极推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借力宝安区融媒体中心,全力打造西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方式方法,有效整合资源。一是项目化、表格化、数据化推广“学习强国”平台。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在思想政治建设的优势和作用,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每日一督、每周一晒、每月一比”,激发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党员带头领学,分片包干楼栋、区域,带领群众一起学习,不断提高覆盖率和参与度。二是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线下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街道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等“线下”活动阵地,把思想政治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5+N”体系,以西乡会堂、西乡乐谷、大众广场、宝安图书馆西乡分馆等群众活动阵地为主,在1个街道级实践所的基础上,打造25个社区实践站以及N个具有特色的实践点。目前,西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成省级示范所,福中福、蚝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省级示范站。充分发挥街道党校作用,重点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学习教育等,组织开展《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等主题党课,街道干部职工、社区专职人员、基层党务工作者等近3000 人次参与,推动广大党员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361个党支部“第一议题”制度有序落实,支部书记领学带学、理论学习小组生力军作用有效发挥,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深入,学干结合、学用相长、互比互鉴氛围日益浓厚。三是巩固“线上”思想政治主阵地。依托各级党报党刊党台党网,打通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凤凰网广东、奥一网等优质传播渠道,构建“报、刊、网、微”理论传播矩阵。与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频道合作拍摄人文宣传片《醉美西乡》,与《中国新闻周刊》合作刊文《用好“学习强国”深圳传承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西乡示范》,与壹深圳合作推出《绮云书室延续百年文脉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片。
多级联动,搭建思政“大舞台”
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春风化雨中传播党的声音,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等在西乡落地生根。一是打造思想政治品牌活动。全市首创“红色干线初心号”流动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街道“七月红”文化季,以车为载体将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开到园区、企业、公园、商圈等;推出“学习强国”小红车,打造立体式、流动式推广载体,设置“强国新风尚线下快闪店”“智慧AR体验馆”等沉浸式、场景化学习宣讲空间,为线下参观群众提供学习体验区域,累计吸引、服务群众超10万人。充分挖掘红色历史资源,制作《黄学增与省港大罢工》纪录片暨主题展,在宝安人才园西湾分园开展《黄学增与大革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主题展览,向广大党员群众传播宝安党史和革命先烈事迹。二是工青妇群团联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开展工会企业联学联讲,统筹创建具有西乡特色的“3+N”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体系,打造“学习型工会”,举办“全国劳模讲党课”专题讲座。彰显理论学习青春力量,筑牢团员学习主阵地,打造“学习强国”西乡青年说栏目,召集 20 名优秀西乡青年讲述乘风破浪青春故事。积极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实现“一个妇女带动一个家庭的理论学习”。深圳市巾帼志愿者协会举办的“传红色基因 展巾帼风采”巾帼志愿服务案例集发布与经验分享会,西乡街道妇联斩获“十佳案例”“优秀案例”两项荣誉。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刘一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