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负责钢结构制造与安装的深圳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屋盖口字型主桁架提升完毕,标志着项目屋盖钢结构施工已攻克最难技术节点,进入全面平稳施工阶段。
屋盖主桁架提升过程中
据悉,该项目屋盖总用钢量约4000吨,跨度124米,高度7.9米,纵、横相交位置采用大型铸钢节点进行连接。根据屋盖结构受力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本项目采用“底部支承原位吊装及局部提升”的施工工艺进行屋盖提升:优先安装主桁架,外围L型主桁架采用“高空原位散装及单元式吊装”,中部口字型桁架采用整体提升。
本次提升的口字型主桁架,总重量约1700吨,长度70.6米,宽度45.4米,提升高度为32m。考虑到桁架重量大、纵横跨度大、安装高度高等情况,项目团队采用“地面原位拼装+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的施工技术,在“口”字中部设置16座格构式提升胎架,共8个吊点。通过计算机同步控制及传感检测系统人机操作界面,实现各提升点同步提升,保证提升构件保持平稳的姿态,实现单点毫米级微调。
针对大跨度桁架结构施工,项目团队在项目前期精心策划,通过施工全过程仿真模拟技术,建立实时健康监测系统,为现场施工提供可靠数据支撑;为确保大跨度桁架的施工安全,屋盖施工方案通过项目、分公司、总部逐级评审,最后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与传统高空原位散装和分片吊装嵌补等高空安装方式相比,桁架整体提升的施工工艺使作业高度从32m降至7.9m,避免了大量高空作业,降低了施工风险,同时也实现了更为精准的点位测量与误差控制。
屋盖主桁架提升到位后
据了解,深圳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项目(一期)主体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新建及改扩建建筑面积37.63万平方米,包含体育设施、文化设施、配套商业、主媒体中心、公共配套、地下停车场及设备用房等。新建的体育馆座容量从原来的6000个增加到1.5万个,体育场的座容量从3.2万个增加到4.5万个,满足举办国际足球赛事的需要。
该项目从立项开始,就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要求,结合深圳市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坚持“保留原有建筑标志性,保存市民城市记忆温度”的原则,以“立足深圳市、服务大湾区、面向国际化,打造世界一流的‘5A’智慧体育综合体”为目标,致力于建设成国际一流的体育场馆。
项目建设过程中,深圳市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工作部署,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施工生产工作,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进深圳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设。
项目效果图
深圳市体育中心作为深圳市全民健身之城的地标性建筑,项目改造提升后,将会再度成为深圳人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并有效缓解人车混行,场馆附近拥堵耗时的情况。未来将通过空中走廊,把体育中心和周边八卦岭片区、白沙岭片区、网羽中心片区连接起来。到时市民将可以通过二层连廊从体育中心前往笔架山公园,一条休闲运动带呼之欲出。
(原标题《1700吨重屋盖主桁架提升完毕 市体育中心改造项目突破重要节点,建成后可举办国际足球赛事》)
编辑 连博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王雯 三审 范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