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期栏目对该话题进行理论问答。
主持人:赵 鑫
嘉 宾:王升平(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校刊编辑部主任、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公平竞争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主持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王升平: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为基本目标,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具体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其中,严格的产权保护制度能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的安全感,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创业创新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市场隐性壁垒,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公平竞争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其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高标准的要素资源配置。主要表现在经营性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劳动力要素的有序流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知识、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的良性发展等方面。三是高标准的市场环境和质量。包括确保商品和服务质量的可靠性、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内容。同时,还要构建高标准的市场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市场基础设施高标准互联互通和全面升级,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形成高效畅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道。四是高标准的市场开放。要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深度,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制度、推动制度型开放。五是高标准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要通过综合协同监管、重点领域监管、依法诚信的自律机制和监管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等,管好该管的事,维护好市场的安全和稳定。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要随实践的发展和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而动态调整。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主持人: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何在?
王升平: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主要有三方面意义。首先,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新发展格局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只有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等,才能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畅通循环,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更好地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其次,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通过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全面完善公平竞争、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有助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再次,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只有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强调制度的完备性、更加强调公平竞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体系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要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各类要素有序流动
主持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应该怎么干?
王升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切实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根据《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所提出的51条具体行动举措,对标对表,系统推进。一要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要健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基础性制度,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产权司法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等;加强能促进市场体系有效运行的现代市场监管机制,以及能提高国内市场规则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其他制度建设。二要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各类要素有序流动。三要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通过完善质量管理政策措施,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建设,推动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四要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有序扩大金融服务业市场、社会服务业市场开放,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竞争规则领域开放合作等;五要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市场专业化服务组织、公众和舆论等的协同监督作用。此外,要支持深圳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高标准市场体系示范建设,及时总结、复制、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原题《如何理解高标准市场体系》)
编辑 陈冬云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澳门2049》敦煌文博会展示科技赋能非遗新成就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文化传播 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作为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博会特别关注数字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播路径,强调科技不仅是保存手段,更是让非遗“活”起来的关键力量。 各位学者专家在9月22日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中展开深度对话,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澳门2049》总策划廖颖琦女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非遗传承的新路径:科技、演绎与跨时间传播》的主旨演讲,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创新性的实践案例,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论坛共识:非遗保护需科技赋能与活态传承 各位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中共同探讨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与创新传播,有观点提出:守护是根基,确保文化基因不灭;传承是路径,推动文化血脉流动;创新是引擎,借助科技与创意激活生命力;宣传是翅膀,通过大众事件扩大影响力。数字化技术正是串联这四个维度的关键,能将非遗从“博物馆式”保存升华为社会性的文化实践。 《澳门2049》项目正是这些理论探索的具体实践。作为论坛中来自文化产业一线的代表,廖颖琦女士以《澳门2049》项目为例,分享如何将学术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众体验。她指出:“非遗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博物馆式的保存,而应通过科技与创意,让其‘活’在当下、触达人心。”项目首创的“非遗马拉松”打破了传统的概念,通过直播接力,以轻量化、强互动的宣传方式重构了文化传播的边界。 突破时空:数字技术重塑非遗传播方式 《澳门2049》驻场演出在美狮美高梅剧院里,完成了一场非遗+科技的共融实验。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共同编织了一场共创、包容的视听盛宴。驻场演出从去年1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双节同庆,祝福祖国越来越好,也祝大家阖家团圆和和美美!
倒计时!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即将上演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当指尖的韵律与湾区的脉搏同频共振,当拼搏的精神为梦想插上翅膀,一场充满爱与力量的公益盛宴即将温暖来袭!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以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为主题,将于 2025 年 9 月 27 日 14:00 - 17:00,在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路 98 号福田中学演艺中心温情奏响! 还有1天,这场酝酿数月的公益盛典即将与湾区相遇。“指尖跃动” 撞上 “拼搏梦想”,不止是演出,更是无数爱心与坚持织就的温暖约定,众多单位共同参与,旨在通过手语歌等艺术形式,搭建起残障人士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传递爱与希望。在此次音乐会前期筹备中,最动人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热忱:有人放下忙碌对接支持,有人携专业赋能舞台,还有一群身影忙前忙后,见细节落地时眼里满是光 —— 公益从不是一个人的奔赴,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同行。 走过湾区,见过参演者反复校准手语的专注,也见过他们眼中的自信光芒。他们用不同方式追光,却都在证明 “平凡亦有光芒”,这正是音乐会的意义:让每个努力的人被看见,让每个梦想被听见,让 “公平与尊重” 成为可触摸的温暖。 这场满含温暖与爱心的音乐会期盼您的到来。在这里,您将看到的是指尖的艺术,更是拼搏的梦想;听到的是无声的心声,更是公益的回响 —— 您的到场,就是对 “尊重每一份价值” 的最好回应。 如果您也怀揣着关爱之情,渴望感受这份特殊的温暖与力量,那就赶紧搜索 “关爱残友志愿者协会” 公众号,报名来到现场吧!让我们一同在福田中学演艺中心,见证指尖的跃动,感受湾区的和声,为梦想插上翅膀,让爱与温暖在这个秋日,洒满每一个角落。
党员市集暖民心 岗厦邻里共赴双节之约 9月26日,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在福田街道公共服务办、岗厦社区党委、妇联、关工委的支持下,社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创新设计主题游园会,匠心打造“民生微实事”——“月满岗厦·情浓邻里”党员服务市集暨中秋国庆邻里节活动。本次活动从“微”处着手,在服务上见实效,将民生服务、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居民献上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节日盛宴。 在“党员服务市集”活动中,“书记面对面”摊位备受居民关注。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接待,耐心倾听并记录居民诉求。一位长者反映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人活动,加强老年人结队互助。文书记表示今后会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开设更多健康讲座、书法绘画班、老年合唱团,定期安排网格员探访服务。书记的积极回应让居民们纷纷点赞,大家表示:“书记亲自听诉求,还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社区党委始终把居民幸福放在首位,希望通过“书记面对面”活动,为居民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活动拉近邻里关系、社区融合,让党群成为居民温暖的家。 此次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众多实际、便捷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同时也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今后,岗厦社区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民生+文化”工作模式,把党员服务市集打造为常态化惠民平台,让民生微实事更好顺应群众期盼,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