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务工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分子,让最默默无闻的产品制造者更深入地理解项目、履行责任,共同创造,做出最好的产品。龙岗人才安居公司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延展基层党建的辐射边界,使其影响力扩大到最基层的劳务工群体中,让劳务工队伍在“共建·共创”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龙岗人才安居公司近年来推动党建与项目深度融合的经验所得。
龙岗人才安居公司推动党建与项目深度融合,让劳务工队伍在“共建·共创”中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各方共同推动“共建·共创”特色党建品牌落地生根
安居颢龙苑项目是深圳市龙岗人才安居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项目之一,承建单位为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两大国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劳务工群体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抓手,以项目为载体,共同推动“共建+共创”特色党建品牌活动落地生根。
龙岗人才安居公司表示,建筑业劳务工这个特殊群体不仅是全社会关注的现象级存在,更是整个制造链的绝对主力,是密切相连的事业伙伴,要实现吸引优质劳务工、打造优质住宅的目标,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握住劳务工群体的真实需求、为他们解决最实际的困难、提供最优质的事业环境。
为此,龙岗人才安居公司联合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以及项目参建各方,成立安居颢龙苑项目联合党组织,分别从组织、动员、关爱、引导四个方向切入,围绕组织保障、文化引领,以及安全保障、健康保障和报酬支付保障等与劳务工利益相关的核心问题,着手解决劳务工队伍的痛点问题。
完善管理细节营造积极的项目文化
劳务工党员作为党组织的最基层细胞,如何将他们组织好、培训好,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联合党组织“共建·共创”活动的新课题。
安居颢龙苑项目联合党组织打破传统组织边界,探索劳务工党员管理新模式,把党组织主动排查和党员主动登记相结合,开展劳务工党员登记备案,并将他们纳入项目联合党组织日常管理,帮助劳务工党员找到组织,共筑支部坚强堡垒。
与此同时,项目联合党组织进一步完善工作细节,营造独特的工地文化。
首先是尊重。视劳务工队伍为项目成功的决定性力量,为平等合作的事业伙伴,项目参建各方全力做好劳务工服务保障工作,使其有尊严地工作、生活。其次是培育。依托劳务工夜校开设岗位技能、安全教育、操作规范、事故防范培训等多门课程,让劳务工强本领、增才干,为传统劳务工向产业工人转型奠定基础。其三是成就。围绕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工艺技术创新,开展班组劳动竞赛、考核评比表彰大会,并给予充分激励,提高劳务工生产和钻研技术的积极性,让“尊重劳动成果、认同劳动价值”不再空泛。其四是共赢。通过价值赋能和技能提升,引导劳务工从“谋生到发展”需求的转变,不断提升劳务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为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确保项目目标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达到参建各方与劳务工的共赢和发展。
从根本诉求出发保障劳务工根本利益
从劳务工群体的根本诉求入手,保障他们的根本利益,才能让他们信任党组织、依靠党组织、跟随党组织。
工作环境的安全保障是首位。安居颢龙苑项目联合党组织严格要求参建各方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层层压实各级安全责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实处。建设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安全文明施工费,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全方位检查评估,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承建单位充分合理合法使用安全生产费用,设置安全专栏、警示标语等,并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典型案例剖析、预案演练、监督检查等,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常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共同创建安全有序的作业环境。
劳动报酬支付保障必须到位。安居颢龙苑项目严格落实实名制和分账制,项目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分包单位、劳务单位认识统一、步调一致,执行到位。项目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均签订劳动合同;建设单位按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比例,按时足额将人工费用拨付到劳务工工资专户;分包单位与承建单位签订委托工资支付协议;承建单位通过工资专户按月定期足额支付工人工资,接受劳动部门监督,让劳务工吃下“定薪丸”。
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给劳务工提供足够的健康保障。在安居颢龙苑项目工地,宿舍配备空调,干净整洁的食堂以及开水间、卫生间、洗衣间、集中充电、储物柜等一应俱全。疫情期间,全力投入劳务工疫苗接种和优化核酸检测流程等健康服务,实施“白名单”和“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切实保障劳务工身体健康和项目用工安全。项目上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义诊、急救知识和心理辅导讲座、“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定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和急救药品等,进一步切实保障劳务工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安居颢龙苑项目联合党组织随着“共建·共创”活动的持续走深走实,党建工作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建力量转化为发展引擎,该项目多次在市人才安居集团第三方评估中名列前茅,获得2022年度下半年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称号、龙岗区2022年第三季度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整治系列行动工作红榜等多项荣誉。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