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一辆装满电子元器件的货车在深圳平湖物流中心办结海关手续,施加电子锁后,车辆将从专用卡口驶出,前往蛇口赤湾码头直接装船离境。这是深圳海关推出的“关区物流一体化”改革项目,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一次性完成货物的全部清关手续,大大缩减了通关时间、简化了通关流程,同时节约了企业成本。
据统计,今年以来,深圳海关累计开通14条物流一体化线路,共33家企业参与了“关区物流一体化”改革,累计运输货物近4000标箱,货值近18亿元,改革红利初步显现。
深圳平湖物流中心有关负责人张先生说,深圳海关推出的“关区物流一体化”改革,打通了口岸和属地间的快速物流通道。他介绍说,按正常流程,物流中心的出口货物需提前约一周时间运至码头办理清关手续,如需查验,企业要派人前往海运口岸现场办理相关手续。但现在有了这项改革,企业可以在属地就完成通关手续,抵达口岸码头时直接装船离境。
据了解,“关区物流一体化”改革,是深圳海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外贸保稳提质要求,顺应深圳地区物流发展及企业诉求,着力破解进出口物流发展中的堵点、难点而创新推出的物流模式。该模式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及卡口系统联动,通关手续一次性办理,实现深圳各海陆空口岸间以及与特殊区域、场站间的海关监管货物双向24小时畅顺流动,将深圳地区组合为一个大口岸,构建多式联运网络通道体系,营造“货畅其流”的通关环境。
下一步,深圳海关将继续深化“关区物流一体化”改革,在“保稳、提质、降本、增速”上持续发力,不断拓展新的物流调拨线路,构建更加丰富多元的物流一体化网络,助力增强深圳物流枢纽港核心引擎功能。
(原标题《深圳海关“关区物流一体化”改革降本提速》)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张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