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深圳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我市面临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正处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窗口期。我市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波及范围,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林汉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胡晓清,龙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志斌发布最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
本轮疫情大多数病例属于外省(市)输入及关联病例
林汉城表示,11月27日0-12时,深圳新增31例阳性病例,其中21例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例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12例在集中隔离观察人员中发现,2例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中发现,4例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发现,6例在非闭环管理的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1例在主动就诊中发现,6例在社区筛查中发现。上述新增病例均已转送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情况稳定。其涉及的流调溯源、密接隔离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轮疫情呈现出多源输入、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特点,全市新增社会面病例数持续处于两位数,大多数病例属于外省(市)输入及关联病例,多个区均报告新增病例,个别区的新增病例数仍然较多,部分个案源头尚未完全查清。特别是我市面临的境外输入、市外输入和市内反弹三重风险相互交织,加上引起疫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及新的变异亚型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更加隐匿、免疫逃逸更强,未来几天我市疫情防控压力大。
进一步减少社会面人员流动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8号通告已经明确发布“三天三检三不”政策,要求所有来(返)深人员抵深后严格落实“落地检”及“三天三检三不(不聚会、不聚餐、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措施。其中,“人员密集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商场、超市、农批市场等,对于生产生活必须的场所,由场所管理单位按规定落实深圳出行圈层政策等防控措施。
为进一步减少社会面人员流动,目前,我市已经对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作出调整,自11月27日0时起,对文化娱乐场所、商超、农贸市场等密闭场所,按照50%限流。同时倡导下周一至周五,广大企业、单位员工及市民居家办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工作人员安排限流返岗上班,尽量采用线上办公、居家办公,减少单位聚集性活动,减少线下会议,提倡采用视频、网络、电话等线上会议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林汉城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尽量减少社交活动和非必要的聚集,不聚会聚餐,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企业、园区要落实“四个一”防疫措施
员工的平安健康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保平安”就是“稳生产”。胡晓清介绍,广大企业、园区要配合做好“四个一”工作措施清单,即:确定一位疫情防控负责人,制定“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处置预案,每日一份核酸检测情况表和高风险地区人员名单,实时掌握员工在核酸检测等重要情况。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我市将发布各行业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通过多种形式加大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相关知识的宣传、解读和培训,更有针对性指导企业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运用科技手段,持续优化“深i企”企业端功能,通过信息化平台便利企业掌握员工核酸检测情况。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协调解决企业跨地区物流需求,确保各类生产要素正常供给,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深圳北站刷身份证即可实现防疫和车票核验
徐志斌表示,龙华区严格做好来(返)深人员的疫情应对措施,在深圳北站配置了多台健康防疫一体机,实现防疫核验和车票核验刷身份证“一证通行”,大幅缩短信息核验时间。同时,深圳北站建成便民检测点,提供快捷迅速的核酸检测服务,大大方便了旅客落地核酸检测需要。
为了保障高风险区域内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龙华区已和全区多家农贸农批市场、大型商超、生活物资配送平台合作,加大上货频次,增加粮油菜、肉蛋奶进货量,保障市民的生活需要。在医疗服务上,龙华区建立了绿色通道体系,让急危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长期治疗需求患者的连续医疗服务能得到有序安排,特殊群体能得到合理照护。同时,龙华区实施“安心陪伴”行动,设置了24小时安心服务热线,安排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心理疏导。龙华区各街道和社区都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全力为市民朋友做好服务。
目前,龙华区设置了多个核酸检测点,特别设置了24小时核酸采样点,方便市民就近做核酸。市民可以通过“i深圳”“i龙华”app查询核酸采样点位置及采样点开放时间。
(原标题《深圳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 倡导市民居家办公》)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陈建中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