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任务落实,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11月14日下午,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深圳市福田区)推进会暨气候投融资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市福田区召开。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江涛主持会议,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丁辉处长、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蒋宏奇通过视频方式致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水生出席会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忠,深圳市地方金融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新东,深圳市福田区副区长朱江做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深圳市福田区)工作报告。
气候投融资是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在全球对气候投融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气候投融资的政策部署与市场行动。今年8月10日,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福田区代表深圳市获批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


在推进会环节,丁辉表示,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落户到深圳市福田区,将助力福田区自身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也将为深圳探索“双碳”路径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更多的选择。通过深圳福田的创新与实践,要力争推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特点的气候投融资生态圈,促进金融部门对认定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做出响应,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服务。在福田区试点过程中,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将提供全程的指导和力所能及的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气候投融资工作将成为深圳市特别是福田区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蒋宏奇表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城市,在气候投融资工作方面走在前面,气候投融资改革的创新举措,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借鉴,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气候投融资涉及到产业、金融、环保等各个领域,希望深圳市福田区要立足于大湾区开放的制度环境,良好的创新土壤,成熟的资本市场,巨大的融资需求,积极构建支撑气候投融资发展的平台和政策体系,建立对接国内外相关气候投融资的标准,培育低碳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以先行示范标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支持包括深圳福田区在内的两个试点地区,在气候投融资探索和创新方面共同发力。
刘昂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福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深圳市在气候投融资方面有特区立法的制度优势、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金融聚集的资金优势,创新创业聚集的产业优势,看到各部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相信深圳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用好这些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气候投融资改革之路。
朱江作了关于“福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情况”的工作报告。他表示,近年来,福田区积极打造零碳示范片区、零碳校园、医院、道路等零碳全场景项目,在绿色金融上设立了可持续金融支持专项政策,积极开展大湾区及国际绿色金融合作。自气候投融资试点获评以来,福田区在金融资源对接和投融资模式工具创新、碳核算与信息披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一阶段福田将从强化深港合作、完善体制机制、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探索碳交易市场和气候投融资结合、科技技术支撑、人才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
文忠作了关于“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情况”的工作报告。文忠表示,在联合国第27届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召开福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推进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自建立气候投融资试点以来,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开展了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的定向和公开征集。目前入库项目41个,待筛选项目82个,涵盖了深圳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废弃物管理和废水低碳化处置等领域的项目以及深圳企业在外地投资的气候友好型项目,融资总需求达363亿元,其中超过一半的项目来自初创期的技术企业,行业领先性强、行业前景好,受到各类投资资金的青睐。
王新东作了关于“深圳市绿色金融支持政策”的工作报告,他表示,《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实施以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发起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成立了涵盖全市19个部门的市级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发布了国内首个绿色治理指数;深圳金融机构率先在国内披露自身投融资活动碳足迹;设立国内首只“碳中和”慈善信托;发行了国内首批蓝色债券;推出了国内首个银行“碳账户”等。绿色金融作为碳中和实现的重要路径,也为气候投融资试点奠定了工作基础。气候投融资可在激励机制、气候信息披露体系、项目与资金的对接机制以及气候投融资专营体系等方面与绿色金融有效衔接。

签约环节由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陈海鸥主持,市生态环境局与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签署《“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这期间,市生态环境局与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围绕气候投融资项目建设、无废城市建设、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展开合作,涉及总投资约3000亿元,国开行深圳分行可为上述领域提供融资支持,并在利率、费率、贷款方式等条件方面给予优惠。

市生态环境局、市金融监督管理局、福田区人民政府、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签署《关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四方将在将在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推广库)界定标准、气候投融资项目碳减排核算及效果评估、气候领域的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气候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共同开展研究,在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内项目和香港金融机构对接,深港两地气候投融资交流等方面相互支持。
福田区金融工作局、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署《支持福田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关于推动深圳市福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就推动绿色金融政银企对接模式创新、推进深圳碳普惠体系和企业碳账户数据平台建设、建立有效风险评估及防范机制等领域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蒋菁莉,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副会长杨巍,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江,深圳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甘文媛,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葛兴安等作为签约代表出席。
在气候投融资专题研讨会环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全球指导委员会委员、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主席马蔚华在致辞中强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创可持续发展生态。他表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来,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未有的速度发生,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应对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挑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生产要素的配置。当务之急,就是要引导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可持续发展领域。要推动可持续发展,需壮大可持续金融;壮大可持续金融,需建立良好的生态体系。在这个生态体系中,监管部门、资金方、资产方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分工配合、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可持续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务委员孙轶頲作了“国家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介绍”主旨演讲。他围绕气候投融资的背景、进展与最新实践,从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气候投融资政策框架、促进气候投融资的驱动力等角度描绘了气候投融资在国内外发展的详细版图,介绍了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政策、挖掘和培育气候友好型项目的标准、金融服务、合作开放等体系建设。并从创新之都、创业之都、国际窗口、模式高地,对深圳开展气候投融资提出思考和建议。他指出,气候友好型项目要从经济可行、风险可控、技术创新、气候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当前阶段,为进一步促进气候投融资发展,需要从发掘气候投融资的商业机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低碳转型的内在需求等方面有序推进。
“气候投融资深圳实践及湾区合作”圆桌论坛由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首席咨询官葛兴安主持,嘉宾们分享了各自机构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成功实践和困难挑战,并为深圳气候投融资工作出谋划策。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中国区总经理谢文泓表示, CBI努力推动在低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快速转型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项目和资产的投资,为银行、项目开发机构和政府提供获得债券市场资本的支持政策和机制,为投资者提供理解气候变化投资机遇的工具,促进气候变化投资决策。他建议应充分结合深圳自身经济特点,进一步完善细化政策实操指引,一是加强港深绿色标准互认;深圳市政府之前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市政债树立了很好的先例,深圳未来境外发行的绿色债券可以考虑采用CBI认证,扩大投资者基础;二是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参与绿色金融融资渠道,绿色标准是企业和市场达成“绿色产业”定义的简单的有效的工具;三是鼓励培养本地绿色与可持续金融人才,加强能力建设培训与国际接轨;四是积极推动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挂钩,促进气候投融资跟转型金融挂钩。
华夏银行深圳分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周雅琼表示,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将继续聚焦“双碳”目标和“双区”建设,全力推进“绿色银行”品牌建设,依托深圳市气候投融资改革首批试点业务合作推动的优势,与政府部门、金融同业、产业协会、绿色企业等社会各界继续保持紧密联系,探索开展战略合作,搭建业务交流平台,力争成为深圳气候投融资改革金融领域重要支撑力量。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经理林殷作为助力福田区成功申报气候投融资试点的机构代表,介绍了排交所从2020年以来,协助主管部门深度参与气候投融资改革的系列工作,如顶层设计、项目库、常设机构与基金方案设计、能力建设、与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对接等。她指出建立跨部门的气候投融资协调机制的重要性,建议充分发挥国资平台的优势与功能,搭建气候投融资数字化平台,集成投融资对接、碳交易和碳普惠场景、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大湾区合作,为气候投融资试点打造深圳特色和专业亮点。
普华永道合伙人王娟表示,普华永道从多个方面助力气候投融资,提供拟投资绿色企业的尽调服务、ESG报告服务和企业绿色风险管理服务。在与市场机构交流中发现,如何在激励信贷机构提升对于中小绿色企业的支持的前提下,控制系统性风险,亟需相关政策支持。她建议,一是建立健全深圳绿色金融体系,在保持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增长势头的前提下,补充风险偏好更为激进的资金;二是在增强碳交易市场化进程的同时,推进存量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资产证券化工作,盘活存量资金,增强市场活力;三是贯彻落实《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利用行政手段监督各个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并引入第三方进行监控,保障投资者利益,控制绿色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本次会议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缔约方会议(COP27)“中国角”气候投融资主题边会同时举行,在我国积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本次会议正逢其时,将作为进一步深化福田区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的重要工作举措,对于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范京蓉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手工筑梦,温暖相伴 在11月2日我参加了助残活动——手工筑梦温暖相伴。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 场地内非常热闹,几个志愿者围着两三个陪护对象。有的志愿者与陪护对象边聊天边辅助他制作,有的志愿者虽然沉默不语但手上速度依旧不减。“用这个胶水轻轻点在这朵花上,就大功告成啦!”有一家人很少参与集体的活动,在这一次手工制作也在志愿者的鼓励下,他们举起自己做好的成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原本略显羞涩的陪护对象,逐渐放开身心,主动与身边人交流心得,闲聊家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创作一件件精致的手工作品,相继带隐身,每一件都承载着大家的期盼。 这次活动以手工制作为桥梁,既帮助陪护对象锻炼了动手能力,丰富了精神世界,也让志愿者与陪护对象产生了感情,让志愿者们体会到责任与担当。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