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要求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
与新冠病毒交战以来,我们充分见证了它的狡猾与难缠,也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须因时因势、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进行动态调整。实际上,我们一直是在“小步走、不停步”,病毒在变,我们对病毒的特点和疾病的认识也在变,措施也跟着变,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准。
二十条优化措施是科学精准防控的具体实践。疫情防控贵在科学精准,成效系于科学精准。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是基于科学认识与循证研究新成果,是与时俱进对第九版防控方案进行完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科学性与精准性,真正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做到既防住疫情,又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的影响。
二十条优化措施绝不是所谓的放开、“躺平”。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在一些方面反而要求更高了。不管是减少集中隔离的时间,还是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都要求我们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落到实处,该取消的也坚决取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高防控效率,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十条优化措施充分彰显了三个“坚定不移”。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当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防控措施贵在科学精准,执行落实也要科学精准。二十条优化措施,条条都是科学精准施策。我们在执行落实的过程中,既不能唱“反调”,也不能唱“跑调”;既不能出现放松防控不负责任的情况,又要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过度防控。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绝不能被曲解为“防疫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绝不能沦落为“以防疫为中心”;“动态清零”建基于科学防疫、精准防疫之上,并非动静越大越好、手段越严越好。我们只有把中央的政策吃透做好,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避免让压力的“层层传导”异化为防疫的“层层加码”,才能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以最小代价获取疫情防控的胜利。
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地落实,才是真正的科学精准。深圳的疫情防控,一直都是“边打边建”,防控策略调整与措施优化,都是着眼于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与人性化防控。深圳要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必须继续坚持科学精准,结合实际不折不扣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优化调整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风险区域划定等防控举措,努力做到策略更精准、措施更有效、群众更满意、社会可承受,实现防控效果、经济发展、社会运行、民生保障多赢。
(原标题《防控贵在科学精准 成效系于科学精准》)
编辑 张克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王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十五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会徽融合三地特色花卉,吉祥物“喜洋洋”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象征大湾区协同发展。赛事将同步举办残特奥会,并强调“干净金牌”理念,展现体育精神与区域融合的独特魅力。
美丽的凤凰山 深圳的凤凰山有着优美的景色,悠久的古庙,仁善的人物故事 ,我每次去都深受鼓舞。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凤凰山有不少俊险奇石,如试剑石、合掌石、卧牛石。我最喜欢卧牛石,它的背高大宽长,像一头卧着的牛守护着整片山林。溪水从山顶流下,像活泼的孩子,一会儿跳跃,一会儿安静,一会儿又欢快奔涌,哗啦啦的声音像铃铛般清脆。阳光洒在水面,金光闪闪,伸手一摸,冰凉清爽。走进凤凰山,仿佛步入绿房子,榕树像大伞,竹子似笔直的士兵,梧桐如优雅的舞者,我很喜欢在这里散步。 山上的凤岩古庙已有700多年历史,是为纪念文天祥而建,如今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烧香祈福,充满烟火气。 凤凰山的望烟楼,是文天祥的孙子文应麟所建。他每天在楼上眺望炊烟,哪家没烟就送粮。如今楼还在,像在和我们守着温暖的约定。 凤凰山不仅美丽,还有着许多文化遗产。下次,我们一起去吧! (指导老师:潘嘉俊)#读特小记者#
吧好吧
打卡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