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如何实现“独一无二”?全国名家东莞分享经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22-11-11 15:23
摘要

艺术创作如何把握“时代意象”?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质朴中见真情?

艺术创作如何把握“时代意象”?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质朴中见真情?

11月9日至10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开展2022东莞青年文艺人才系列培训活动,通过授课讲座、作品分享点评和研讨交流等形式,引导本土青年文艺人才把握创作、表演艺术发展方向,助力本土青年文艺人才成长。

培训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东莞青年文艺人才培育对象、全市各镇街(园区)文艺创作骨干、各重点文艺创作基地创作骨干等参加了这次培训。

名家授课,全是干货

培训活动邀请了著名作曲家姚峰、词作家陈洁明、戏剧家梅晓、美术家王永,来自作曲、作词、戏剧、美术等不同艺术领域,在业内是创作经验丰富、获奖频频、佳作迭出的著名艺术家。

“民族音乐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11月9日上午,著名作曲家姚峰以“歌曲创作且讲且唱”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数十年来的创作经验,强调学习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希望东莞音乐人多从民族音乐中汲取创作营养、创作灵感,努力创作出一批富有真情实感、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其间,姚峰介绍了自己创作的重要方法——依字行腔,除了演唱《三沙有条北京路》等歌曲外,他还运用“依字行腔”的方法开展即兴创作,进一步加深大家的理解。

著名词作家陈洁明围绕“歌词与时代同行”主题,从歌词创作的政府市场、精英群体市场、大众文化市场三大市场的创作对象群体进行阐述分析。陈洁明认为,歌曲歌词创作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意识,创作的作品要符合人民的审美需求,歌词创作要注重创新,坚持原创,尽量避免重复和同质化;要抓住时代意象,体现时代的发展变化,善于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提炼主题,创作出能够广为传唱的作品。

国家一级导演梅晓从当前全国艺术创作动态切入,为东莞青年文艺人才讲解如何在当前戏剧创作大流中捕捉自己的创作重点。“戏剧创作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和个性坚持,好的故事需要做好创作重点的选取,一个作品不可能把一个大主题的方方面面都展现,需要选取重点情节去展现,在故事情节中不断设置悬念和细节,让观众能够进入到故事中。”。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永从当前广东美术发展现状切入,分享了自己中国画创作上的心得,称中国画追求的是意象,“我的中国画创作就是追求意象的表达,从生活中来,提炼生活中美的精华,再用自己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展现能够引发大家共鸣的意象。”

培训现场

夯实文化强市建设人才之基

人才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高度重视文艺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为加强东莞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扶持推广青年文艺人才,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2021年制定出台了《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实施办法》,首批遴选出30名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文学影视、美术书法领域的青年文艺人才进行培育扶持和宣传推广。

自首批(每3年遴选一批)东莞青年文艺人才培育对象出炉后,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多形式、全方位提升东莞青年文艺人才和文艺精品的影响力。实施的一系列举措,既有力激发东莞青年文艺人才的创作热情,又有力提升东莞青年文艺人才及其作品的影响力,进一步夯实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的人才之基。

当下,东莞正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以文化强市建设引领推动东莞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东莞青年文艺人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讲好东莞故事,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原标题《全国名家东莞分享经验:艺术如何实现“独一无二”》)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