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购置办公用房扶持提高到1亿元、持牌金融机构总部落户扶持最高5000万元、重大金融基础设施落地扶持最高2000万元、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扶持最高1000万元……11月10日,在“罗湖发布”金融政策专场上,罗湖区金融服务署署长黄拓介绍了罗湖区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措施。据了解,罗湖2022版全新金融业支持措施共26条,呈现全业态扶持、全周期覆盖、推动创新、共享成果四大特点,令金融业界倍感振奋。
作为传统金融强区,罗湖也是深圳金融的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深的商业银行总行或市级分行,前20强有11家从罗湖出发并发展壮大;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及平安银行、国信证券总部,工农中行、人保财险等在深机构,自成立起一直在罗湖。40多年来,深圳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罗湖也发展成为金融集聚区之一,呈现“压舱石”“集聚度”“重创新”的特征。数据显示,目前罗湖辖区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类持牌金融机构近100家,数量居全市第二;金融总资产超6万亿,约占全市1/3;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市占比近1/4,今年有望超1000亿。在全市金融版图中,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与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香蜜湖·深圳国际金融街并称“一城一街一带”,是全市重点打造的金融集聚功能区。近年来产业带持续涌进浦发银行、国任保险、人保系、高新投系、太平财险等优质金融机构。
为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罗湖出台了《深圳市罗湖区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政策赋能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深圳市罗湖区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扶持对象涵盖金融机构总部、市级分级机构、专营机构和专业子公司、其他持牌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其他金融服务机构。另一方面,扶持措施从金融机构的新设立、新引进,到业务拓展、做大做强以及服务实体经济,做到了全周期覆盖——对新引进金融机构给予落户奖励和租房扶持;转为存量机构后符合条件的继续给予租房扶持;在企业成长发展阶段,给予业务发展支持。此外,罗湖还加大对金融科技孵育载体的支持,支持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以及跨境融合、货币桥试点、智能合约等应用场景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罗湖在若干措施中还加大了对金融机构团队和人才的激励,这其中,包括设立“红岭金融贡献激励”,用于奖励金融机构管理团队,机构最高奖励1000万元、一级分支机构最高奖励300万元;认定“金融领军人才”,最高享受人才奖励80万元及系列配套服务;设置招商引荐人、招商合伙人奖励,“以商招商”扩充“朋友圈”。
“‘全业态扶持、全周期覆盖、推动创新、共享成果’四大特点归结起来,针对性更强了,覆盖面更广了,扩展性更优了,展示的是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牢牢稳固金融基本盘的最强决心。”黄拓表示,罗湖区金融服务署作为政策及行业主管部门,将践行“产业第一、企业为大”“有事服务、无事不扰”的理念,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受理、审批,用足用好扶持资金,推动支持举措落地见效。在做好政策服务的同时,落实好空间支持、融资对接、人才保障等要素服务以及政企互动、政务服务措施,打造罗湖区金融业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