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湾”联动,文化先行。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联动发展的需求动力和共赢空间。北海作为连接两湾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11月6日起,深圳特区报、香港商报、香港经济导报、深圳商报等粤港澳大湾区媒体走进北海,开启为期4天的采访活动,从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多个维度了解北海发展变化,见证北海文化服务、文化保护、文化产业、文化传播等建设成就。
合浦月饼小镇
“文化+旅游”:一镇一村再现北海历史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6日上午,本报记者先后来到北海高德古镇和流下村。作为2022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德三街正在举办第七届北海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流下村则举行第三届文化艺术节。
走进高德古镇,放眼望去,街道建筑古色古香,青灰小路弯弯曲曲,有西洋建筑“高德小学旧址”,也有本地居民售卖特色小吃,更有陶艺文化馆,构成一道穿越古今、跨越中外的别样文化风景。
高德小学旧址
记者了解到,高德古镇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总规划面积约1060亩,以高德三街历史资源、北海开发文化为本底,建成后将满足一站式轻奢度假需求,构建一个以海洋文化为统领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助力北海实现“南有银滩、北有高德”的全新旅游格局。
从高德古镇出发,沿着北海大道一路向西,就来到了流下村。“流下盛宴 山海相约”第三届流下村文化艺术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开幕式上,流下村文旅项目举行招商授牌仪式,流下村乡村创意学院、北海市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实训基地、冠头岭猛禽观测与自然教育基地等机构被授牌,以特色研学带动流下村文旅发展。
第三届流下村文化艺术节
“流下村主打乡村旅游,整个村保留了北海特色建筑风貌,比如石头墙等,有着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等荣誉称号。我们每年接待游客最多能达到10万人次,为当地居民实实在在创收,比如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手工作品售卖等。”北海市海城区新营社区党总支书记郭元告诉本报记者。
“文化+非遗保护”:持续扩大海丝文化保护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6日下午,本报记者走进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在“珠光帆影”合浦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中,见到了西汉玻璃杯、罗马玻璃碗、“九真府”铭陶提筒、胡人俑陶等大量合浦出土的汉代海丝路文物。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一段历史。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成为中原通往东南亚、南亚海外贸易的枢纽地区,中外文化在此交流互鉴。正是因为这些历史文物的保留,成为了汉代合浦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海外诸国贸易交往的重要物证。
据了解,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共520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201件,三级文物360件,见证了汉代合浦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海外诸国的贸易交往,展示了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深厚的历史文化。
“文化+产业”:大月饼造就大产业
走进合浦工业园区内的合浦月饼小镇,远远就能看见合浦月饼鼻祖苏东坡的“东坡雕塑”。在园区内,有科技研发楼、月饼文化展示馆、月影湖、月之韵广场、月饼小镇商业街等等,这里在2021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手工月饼制作展示
合浦工业园区管委会综合股负责人曹泽胜告诉本报记者,合浦月饼小镇是全国唯一以月饼文化为引爆点、体验式烘焙为主导产业、特色小镇为模式打造的特色产业园区,目前,已完成总投资4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亿元。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引进产业项目31个,2021年产值达4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100余个。今年1至7月产值超22亿元,税收达1.1亿元。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合浦县烟楼的海丝首港古堡化身音乐不夜港。在街头表演、全景交互式生活演艺《海丝首港·水与火之歌》中,本报记者沉浸式感受两千多年前合浦始发港码头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贸易盛景,这里曾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出海口,更是对海丝文化、南珠文化、渔俗文化等历史文化的传承地。
海丝首港
该景区2021年10月16日正式对外试运营,融合海丝历史、滨海风情、千年汉韵,打造了白天与夜间多元化、多特色、多线路的陆海体验项目,游览范围近30平方公里,被评为2021年自治区级夜间特色消费集聚区,成为具有文化及地方特色的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娱等多元业态。
(原标题《遇见文化北海: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共赴北海“文化+”盛宴》)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