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在广西靖西市南坡乡明学村果巴屯,村民黄秀娥家新盖的房子屋前晾晒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见记者前来采访,这位70多岁的壮族大娘脸上漾起笑容,热情地斟上自家酿的酒,慢慢说起了自家的脱贫故事。
黄秀娥热情地递上米酒。
黄秀娥听不懂普通话,也不会说。一旁的村干部转述了她的方言想传递的信息:“来,大家喝酒!”原来,靖西山区农村自古以来生存环境恶劣,村民们过去一直缺乏干净的饮用水源,每有客人来家里时,便拿经过蒸馏、酿造而成的玉米酒招待,久而久之,以酒待客就成了当地人的礼节。
黄大娘一家有3口人,除她以外还有两个尚未成家的儿子。过去,母子三人一直蜗居在一座老旧的木瓦房里,靠着种点玉米、养点家禽家畜为生,日子一直十分拮据。今年5月,在国家财政资金和龙岗区对口帮扶资金的帮助下,当地政府在她家的老房子旁另选了一块地,为其建起了一座新房。记者看到,黄大娘家的新房子坐北朝南、户型方正,客厅里安装了铝合金窗户,卫生间贴了瓷砖,彩电、冰箱、煤气灶等基础电器应有尽有。“房子从盖起来到装修,一共花了6万块钱,全是政府出的,没让我们掏一分钱。”黄大娘高兴地说。
“以前的老房子长啥样?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一旁的驻村第一书记闭腾勇便将大家带到门外,手指指向不远处的破木瓦房。“以前这样的房子都是一楼养牲畜,二楼住人,环境潮湿阴暗,卫生条件极差。尤其像大娘家这种住了几十年的更是破旧不堪,一遇上大风,瓦片可能被吹下来,遇上大雨,屋里就滴滴答答成了水帘洞。”闭腾勇介绍,每年雨季到来时,村干部们都要走村串户,把这些住在木瓦房里的群众安全转移出去。
黄秀娥家破旧的老房子。
靖西市对接办主任邓邦仟介绍,自开启对口帮扶工作以来,龙岗区先后投入粤桂扶贫协作资金1.27亿元,在靖西市实施安居工程、照亮工程、美丽乡村工程等136个边境基础设施项目,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极大改观,1500多户像黄秀娥这样的危改户实现了“安居梦”。“要不说刚刚你们进屋的时候,大娘对你们这么热情呢,因为你们是帮她们过上了好日子的龙岗亲人!”
1500多户危改户实现“安居梦”。
“下次有空,再来我家喝酒啊!”采访结束后,黄大娘依依不舍地将“龙岗亲人”们送出了家门口数十米远。从那里望过去,黄大娘家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玉米金光灿灿,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动人的光泽;闭眼一闻,似乎还能隐隐闻见黄大娘家飘出来的淡淡米酒香。
编辑 姚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