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罗湖第25期 | 陆建新:地王大厦建设刷新“深圳速度”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2022-10-27 21:14
摘要

如今,站在地王大厦的顶层极目远眺,脚下这片土地已是沧海桑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曾经的边陲小镇如今已是国际化大都市。


陆建新

1964年出生,江苏南通人,中建钢构公司首席专家。1982年毕业来深,扎根基层一线40年,先后参与国内46项工程建设,主持承建国内100层以上的钢结构摩天大楼主体结构4座,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推向世界一流水平,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央企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述时间:2022年9月26日

口述地点:新媒体大厦15楼演播厅

采写撰稿: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40年前,刚过完国庆节,我在罗湖火车站下车,初次踏上深圳这块热土。在罗湖,我有幸接连参与建设了国贸大厦、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等超高层建筑。

如今,站在地王大厦的顶层极目远眺,脚下这片土地已是沧海桑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曾经的边陲小镇如今已是国际化大都市。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对我影响很大,抚平了初到深圳时的失落

1982年国庆节刚过,从湖北武汉坐了20多个小时火车的我,拎着行李初次站在罗湖火车站的东广场上。低矮的楼房、简陋的工地、泥泞的道路——时隔多年,这样一幅景象还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那年我18岁,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湖北荆门的中建三局一公司。当年7月,公司组织了一支队伍南下深圳参加国贸大厦建设。我在国庆节时收到来信,征调我加入建设队伍,主要负责工程测量工作。

当时我只知道深圳毗邻香港,于是就把深圳想象成了港片里香港街头那样,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当我站到罗湖火车站东广场时,却发现一切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步行10多分钟,就到了国贸大厦建设工地的宿舍——一排用竹子搭的简易房,我们戏称为“竹楼宾馆”。

当时,我在国贸大厦建设工地旁边的一栋楼上看到了一幅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对初到深圳的我冲击非常大,因为它与我此前接受的理念大不相同。也是这句话,抚平了我初到深圳的失落,让我在此后的工程建设中忘我拼搏。现在看来,这句话可以看作是 “深圳速度”的动力所在。

陆建新在深圳地王大厦项目工地上留影。(新华社资料照片)

从“三天一层楼”到“两天半一层楼”,“深圳速度”因地王大厦建设而刷新

国贸大厦建设的“三天一层楼”让我第一次深刻感受了“深圳速度”,而地王大厦的建设再一次刷新了“深圳速度”。上世纪80年代,全国第一高楼国贸大厦让深圳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1992年,乘着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春风,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二次创业的机遇。深圳市政府在全国率先组织土地使用权国际招标,蔡屋围一块总面积18734平方米的地块最终拍得1.42亿美元,成为当时的“地王”——地王大厦的名称也因此而来,使深圳再次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地王大厦是深圳第二座超高层钢结构大楼。在建设地王大厦之前,1986年,我参与了深圳发展中心大厦的建设,这是国内的第一栋超高层钢结构大楼。钢结构大楼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工厂制造、现场拼装,钢结构吊装好后,马上可以浇筑混凝土,这样大厦建设的过程就能缩短。1994年5月27日,地王大厦的钢结构施工开始,384米高的主楼钢结构施工仅用379天完成,最快时施工速度达到两天半一个结构层,刷新了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1995年地王大厦工地开工时的情景。(资料图片)

在对外开放中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并“为我所用”

如果说国贸大厦建设是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成就,那么地王大厦就是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为我所用的典范。

我在国贸大厦建设时做测量,所用的方法是站在建好楼层的楼板上,用经纬仪从下往上测量。当时地王大厦的建设方之一是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简称香港熊谷组),他们是日本建设公司熊谷组在香港的合资子公司。香港熊谷组请来两位港籍测量工程师,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是站在固定好的钢结构顶层,使用全站仪从上往下测量。这种测量方法比我之前使用的经纬仪测量更加科学、精准,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地王大厦建设的主要测量方法。

但是,我在测量的时候发现,使用全站仪测量,需要将仪器组成之一的反光镜放到测量观测点上,而高空作业拿着一个A4纸大小的反光镜爬上爬下很不方便,也很不安全。因此,在保证测量精度的情况下,我把反光镜改成了拇指大小的小棱镜,在两三百米高大厦钢结构的顶层做测量时,可以把小棱镜装到口袋里,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香港熊谷组为地王大厦建设带来了先进的国际经验。(资料图片)

建设深圳发展中心大厦时,我们首次建设钢结构建筑。当时特地引进了非常先进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为了学这个技术,我们还专门派了13名工人到日本学了三个月,回来后在八卦岭办培训班,把公司的所有焊工都教会。等到地王大厦建设时,我们就已经有了足够的电焊工技术人员。这个技术因为比传统技术减少了焊缝清渣等程序,速度上快了3至4倍,而且焊出来的质量相当好,这也是地王大厦建设能够“提速”的重要保障。

地王大厦建设的钢结构框架。(资料图片)

创造世界超高层建筑最“扁”最“瘦”纪录,增添深圳文化气质

“80年代看国贸,90年代看地王。”上世纪80年代,国贸大厦创下“三天一层楼”的纪录,在当时中国建筑史上绝无仅有,国贸成为特区精神和深圳奇迹的一个载体。当地王大厦以“两天半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刷新当年国贸大厦创下的“深圳速度”时,地王大厦也成了深圳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新的精神载体。

从建筑技术难度来讲,地王大厦高宽比9:1,创造了世界超高层建筑最“扁”最“瘦”的纪录。从设计美观看,地王大厦的玻璃幕墙使用了近30年,外观还和新的一样,在我看来,也是“青春不老”的表现。而地王大厦顶上两根针的设计,不仅可以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避雷针使用,从外观上看,像是两支笔插在笔筒里,这又让深圳多了一层文化气质。

地王大厦顶部两根针的造型使得其辨识度很高。(资料图片)

易中天在《读城记》中写道:“建造地王大厦的两年多时间里,人们没有听到过喧嚣和噪音,没有看见过肮脏和杂乱。它四周的马路在凌晨时分总是被冲洗得洁净如初。人们说,这就是深圳,只有深圳才有这样的效率,也只有深圳才有这种文明。”

我想这不仅仅是地王大厦建设带来的城市文明,更是这座矗立在罗湖的当时中国第一高楼所蕴含的城市精神。地王大厦不仅仅是深圳建筑的新高度,更是深圳人在精神上的一个新台阶。

经历了罗湖整整40年发展变迁,它依然年轻活力

不知不觉,来深圳已经整整40年了。在深圳的时间越久,越会想起40年前的那个10月,18岁的我拿着简单的行李,伫立在罗湖火车站东广场上。

那个时候,我的住所从国贸工地的“竹楼宾馆”,到黄贝岭的新秀村,再到莲塘的小梧桐山脚下,中间多次搬家。我的“家”随着罗湖的不断变迁、深圳的不断扩大越来越远——我的搬家史也可以看作是罗湖、深圳城市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是我在罗湖参与建设的三座标志性建筑,建筑高度在不断刷新,建设时间间隔也在不断缩短。这三座建筑作为三个时间锚点,反映出了罗湖在城市发展上不断加速、在城市建设上不断攀上新高度。

如今,走在罗湖的街道上,能深刻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在罗湖街头一角,不经意间就能看到这座城市40多年记忆的点点滴滴。在我的眼里,罗湖一直是年轻又充满活力的样子,是我年轻时的模样。

一边能在罗湖找到“旧时光”的痕迹,另一边,近年来,罗湖城市更新的步伐从没有停止过,由此提出“再造一个新罗湖”。我相信,在厚重城市底蕴中发展起来的罗湖,未来将更加吸引我们、吸引世人。

以地王大厦和京基100为主的建筑灯光秀璀璨无比。(资料图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